第208章 入蜀 (第1/2页)
看见司马儁眉飞色舞的样子,司马朗晓得司马儁对王邑是有想法的,只是当着外人的面,司马朗问都不能问,只是笑着对王邑说:“王大人,晚上留下来,家父很久遇到你这样的朋友了,你也知道,家父现在有的是时间。”
司马儁也爽快道:“等会喝点小酒,我们继续谈,我府中可是有一坛皇宫出来的好酒,是皇上那个酒坊的极品;正好我们谈谈河东和太原的情况,看从哪里下手。”
王邑猛然一哆嗦,这个问题谈下去可没好果子,当真以为青铜司那些家伙是吃闲饭的,就是眼前的司马朗,到底会不会大义灭亲都不知道。王邑忙摇头道:“下官还有公务要处理!”
“那就不勉强了。”司马朗颇为遗憾说道,抢先封住了司马儁的话;司马朗晓得自己无力反对司马儁,但是他可以迫使司马儁不要在自己面前办这样的事。司马朗给了机会,王邑立即告辞,匆忙离开了司马府;司马父子送到了大门口,看着王邑的背影,司马儁别有用意的说了一句:“他有大用!”
司马朗多少明白一点,似乎司马儁已经开始布局;不过明白归明白,司马朗不赞成也不想参与:“不是每个有大用的人都是棋子。”
司马儁莞尔一笑,问道:“你对皇上这么有信心?”
“当然!”司马朗肯定道,司马儁开怀大笑起来:“哈哈……好,你眼下最要紧的事,就是做好你的河东太守,其他的事,你就不要瞎操心了;有空的时候,去看看你三弟。”
看到恢复了气势的司马儁,司马朗的心情更加不顺了,司马儁这是觉得司马家有自己和三弟司马孚跟着刘辩,他可以和司马懿放手大干,即便失败了也无所谓,这可是要入疯魔的节奏啊。只是司马家人都固执,司马朗没打算劝,微微点头说:“父亲,我不过是弄不清你们想要什么,再说了,值得吗?”
“值得吗?”司马儁嘴角带着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顺着司马朗的话说道:“值得,你不管家事不知道油米贵,告诉你,我们司马家的万顷良田,现在一年的收入,比不上袁术在并州商号一年的分红;袁术那家伙看人的眼神都带着鄙视,不是没有原因的。”
司马朗看着司马儁一副怨气冲天的样,突然笑了:“父亲,要是这样,我们也可以参加那些生意,皇上并没有把司马家排除在外,只要你愿意,我可以去找皇上开口,我相信,皇上还是重视司马家的。”
“让人笑话我们?”司马儁是个坚强的人,怎么会被袁术的小目光击倒?司马儁的眼神流露出一种强悍的味道:“司马家的命,看老天的;谁要是想压我们一头,我也不会让谁好过。我没指望在这方面有脸面,我只在乎,我想做的就一定要去做。”
“哦……”司马朗想要反驳,却不知从何说起,只能哀怨地叹气道:“父亲,我明天就去河东,记得,要是有需要的话,给我一个信,我去向皇上请求。告诉二弟,在他还小的时候,皇上就晓得他狼顾,他要心里有数。”
司马朗的这句话倒是心里话,刘辩关注司马家也不是一天两天,输的面很大;不管司马儁的行为值不值得赞同,毕竟是自己的父亲,司马懿也是自己的亲弟弟,该出手的时候还是要出手的。
司马儁一时间被司马朗的真情打动,动容地说:“别这样想,每个人的道路都是不一样的,有一天你听说,家里的某某人站到了刘辩的对面,你要做的就是,立即表态你们势不两立。当他被推出午门的时候,你可以出于亲情求情,但是不需要太过,不管那个人是我,还是其他人。”
司马朗惨然笑道:“父亲,你认为我能做到吗?要是有人指责我,我怎么说?”
司马儁平静地点头道:“豁出去,就能做到;那些故意刁难你的人,大不了此生不再来往。”
对于司马朗来说,司马儁的答复确实让他非常不开心,那样的结果简直可以用糟糕两字来形容;但司马儁没有丝毫犹豫地走了,轻飘飘地丢下一句话:“一路平安。”
走出司马府,杨俊抬头看了一眼大街上的车水马龙,回头看了一眼司马府,忽然发现,自己常来的这个地方竟然显得这么奇特,说得好听是闹中取静,说得不好听,就是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
司马朗的几个兄弟无一不是聪明人,只是每个人的固执都是那么相似,司马朗的固执就是,过早地把整个家族背上了自己的肩膀;司马儁还在壮年,司马朗根本做不了主,这样的背负只能是越来越累。
杨俊相信,司马朗不会真的放弃河东太守的位子,但是司马朗一定有他的考虑,就算明后天去上任,司马朗也会做点什么;一直到走出这条大街,杨俊才决定,当什么事都没发生,明天一早就去许昌。杨俊没想到的是,他和司马朗一样,有朝一日,会为今天的决定后悔很多年。
司马朗还是想找司马懿谈谈,只是到离开邺城,司马懿都没有回来,问司马儁,也不知道司马懿去了哪里。司马朗晓得自己的这个二弟聪明无比,在皇帝刘辩那边的评价可以排进前三位,司马懿自然不是畏惧自己躲了起来,司马懿要是躲,躲的也是青铜司;或者,司马懿是去了一个不能让自己知道的地方。
司马朗带着担忧去河东上任,半个月后通信,司马懿还没有回来,司马儁也就是天天在监督几个儿子读书;司马朗的心悬了起来,这说明行动已经开始,司马儁正在替司马懿掩饰着什么。
司马懿此刻正在前往成都的路上,山路崎岖,白雪皑皑,好在雪已经停了,看见了对面前来迎接的车队,来迎接司马懿的是张鲁的弟弟张卫和张鲁的女儿张琪娥,张卫长得五大三粗,一看就是军中悍将;张琪娥貌美如花,一副小鸟依人的样子。
司马懿冲两人笑笑,上前行礼;张卫看着司马懿,说心中不担心那是假的,大哥张鲁是心中犯浑啊,把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孩弄到益州来做什么。张琪娥不过十四岁,反而和司马懿有着共同语言,认识后一路上是谈不完的话题,才翻过一道山梁,张琪娥又问:“司马懿,你说那个刘辩真的那么厉害?”
“比你们看到的还要厉害,这也是我来益州的原因。”司马懿勒住坐骑的缰绳说:“汉中王的机会并不多,皇甫嵩等人老了,而刘辩手下的将领基本上都在壮年,而且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个备选的人。他们可以不在乎一时的得失,而汉中王不行;张松的那个计策很牛,但是益州未必有这么多的人才,最近会有人陆续来益州,就是要补齐这块短板。”
张卫好奇地问:“还有谁会来?”
司马懿卖了一个关子没说,应该还有蒋济等人;但司马懿其实并不确定蒋济等人会不会来,毕竟每个家族都在计算得失,都想把这混乱的局面看得清楚一点再出手。这或许是刘辩看重寒门人士的一个原因,只要搞定本人,其他的都不成问题。
张琪娥甜甜一笑说:“司马公子来了,其他人来不来都没有问题;司马公子,你在邺城那边看到过天雷吗?”
“没有,即便是在许昌,也没有人见过。”司马懿眺望着两边山上的风景,随口回答说;张琪娥同样随意地说:“要是能见识一下就好了。”
张鲁有自己的考虑,五斗米道现在已经不是鹤鸣山上的一个武林门派,而是掌握着汉中地盘的实力派,张鲁希望能让士族看到自己的潜力;只是让张鲁憋屈的是刘辩,几十万黄巾余部归降,刘辩又拿出了天雷,即便是远在西南,不少五斗米道的信徒都在问张鲁:“天师,五雷法是本门绝技,您何时给天下人看看,本门才是道门至尊。”
一个两个问,张鲁一笑而过;可是问的人多了,张鲁心中的怒火就越来越旺,自己要是会那玩意,还需要等到现在吗?早拿出来横扫巴蜀,什么刘协刘璋,根本不在话下。问题是,自己真的不会,听说司马懿来,张鲁就想问问有什么好办法弄到天雷。张鲁不愿意在司马懿面前跌份,就让女儿张琪娥出面,能问出什么来最好,问不出来也没关系。
司马懿多聪明的人,张家父女的那点小心思,怎么会瞒得过他的眼睛,司马懿笑着说:“天雷可以说是刘辩一军最机密的东西,我们损失了十几个死士,只是知道,替刘辩去发动天雷的人都死了,那样的大杀器,发动起来一定是伤人伤己的,所以刘辩也是轻易不使用天雷。”
“哦,哦,这样啊。”张琪娥没有掩饰自己的失望:“假如我们在刘辩身边有人就好了。”
司马懿笑道:“很难,刘辩的小心是出了名的,青铜司和虎威营又在刘辩身边密布人手,想要靠近,势比登天,难啊。”
看着司马懿脸上与年纪不相配的笑容,张卫心中稍微有了点重视,问司马懿:“司马公子,你打算如何布局?”
司马懿微微一笑说:“让皇甫嵩放弃武都郡那边的打算,重点还是放在汉中,拒敌以汉中以外,而不是试图歼灭来敌。皇甫嵩面对的李傕等人都是骁将,万一出现意外,则汉中不保。”
张卫也是懂兵法的人,怀疑地问:“要是这样,皇甫嵩就无法取得陇西那边羌人的帮助,所有的兵员都要依靠成都那边的补充,这个压力太大。皇甫嵩不会答应,现在王允等人肯定无法做到这一点。”
司马懿点点头说:“这也是我来见汉中王的原因,汉中王想翻盘的胜机不在益州,而在荆州和江东,只有三方联手,才能与刘辩长期抗争下去。否则的话,很容易被刘辩各个击破,所有的雄心壮志都会化成乌有,但是到现在,汉中王似乎对袁绍都不大感冒。”
张卫心里话,你们和袁绍是一伙的,自然是说得轻巧;袁绍可是出卖过刘协,要刘协相信袁绍的诚意,那可是不大容易。不过这是司马懿的事,张卫相信,司马懿这次来,绝不会是司马家或者司马懿一个人的意思,应该是带着很多人的意愿而来,刘协能不能同意,那就要看司马懿带来的条件是不是符合刘协的心思。
张琪娥陡然之间问了一句:“司马懿,你们是不看好汉中王?”
司马懿竟然颔首说:“那是肯定的,汉中王的实力与刘辩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不仅我们,估计王允等人也不看好,我们只能说尽力而为,看汉中王的运气是不是真的是真龙天子。”
司马懿说完,三个人都笑了起来,他们都是晓得故弄玄虚背后的那些东西,运气是最不能把握的东西,汉中王刘协的运气并不在刘协自己,而是在那些支持刘协人的身上,还有那个神出鬼没的六国盟。
又走了十来天,才到达南郑,司马懿没想到的是,张鲁听了张卫和张琪娥的话,竟然不肯见自己,直接把自己送往成都,这次只有张卫一个人陪同。张琪娥来送行的时候,司马懿问张琪娥:“令尊什么意思,原本是因为他联系我们,我才来汉中一趟,现在这么做,岂不是出尔反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