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那一道清冷的倩影 (第1/2页)
大朝会上发生的事情,是在下午传播到了太京城中。
但这个消息刚刚传到百姓们的耳中时,却并没有在京城内掀起多么大的波澜。
这倒并不是民众们对此无感。
而是实在是太过于震撼了!
震撼到即便民间已经开始传播楚国公之子被敕封为广陵县主的消息。
可人们还是下意识的以为,这是彻彻底底的无稽之谈。
毕竟纸张能书写这种事情,怎么可能会实现呢?
数百年来的常识,便是只有绢帛与竹木简可以用于书写。
至于纸张,早已在众多次尝试之后,被人们完全放弃掉了。
而现在又突然冒出来一个纸张能够书写的消息,自然会被百姓们嗤之以鼻。
要知道任何事情,都有着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这个女尊世界之中,自从人们开始记录历史以来,用于留下文字的东西就发生了不少的变化。
比如人们从动物的骨骼转而成为了轻薄的木片,再从木片修改成了木简。
后来工匠们用同样的道理,又创造出了竹简的制作方法。
最终许多贵族们发现昂贵的绢帛同样可以记录文字,还能以此来显示她们高贵的身份。
于是发展至今,秦夏两国便形成了富户用竹木简、贵族们用绢帛的传统。
然而,现在人们根本就没有感受到纸张能够用于书写的征兆,却忽然提出楚国公之子创出的新纸可以书写的言论。
这当然会令许多民众们在怀疑的同时,还有些反感的情绪。
百姓最恨的就是朝廷拿她们当儿戏。
特别是这种一听就知道是荒诞之事的消息,更是让人们觉得自己受到了蒙骗。
故而在百姓们谴责朝廷的议论声中。
顾长歌原本让众人赞扬的‘大秦第一才子’的名声,都开始受到了影响
各大坊间逐渐生出了一些楚国公之子为了扬名,就联合朝廷欺骗百姓的谣言。
在如今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对于顾长歌的评价,又变成了两个极端。
那些爱慕他的女子们认为,她们心目中的顾郎君绝不是这样的人,他定然也是受害者。
而本身就特别嫉妒顾长歌美貌与才华齐聚一身的某些贵族男子们。
他们却是趁着这个机会,大肆传播诋毁顾长歌的谣言,企图用这种小手段恶心他一下。
可时间来到了傍晚之时,这一类相互之间针锋相对的言论,便立刻消散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边倒的赞美顾长歌之语。
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也很简单。
因为朝廷的公文下达了!
众所周知,朝廷的公文向来都是实事求是。
在顾紫真上任凤阁首辅之后,下达公文一事,就变得更为稳重。
宁愿不向公众们发布略有风险的政策或通知,也绝不会公布任何虚假的消息。
这是为了提高朝廷的公信度。
而现在看来,顾紫真所引领的凤阁此举,显然有着极为前瞻性的眼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