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遗风斋 (第1/2页)
豫城城北,旧货市场一条街。
旧货市场是豫省最大的古玩交易基地,不仅外地的游客,本地人没事儿的时候也喜欢到里面逛逛,故而每天都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我和张胖子混迹在人群中进了一家名为“遗风斋”的店铺。
这家店是一个仿古式的三层小楼,位市场的黄金地带,有八个临街门面宽,装修得富丽堂皇,一看就实力雄厚。
来之前,我和张胖子已经打探过了,遗风斋的老板是豫省古玩圈的大佬“白爷”,豫省古玩协会的副会长。
店员们穿着统一的蓝色制服,戴着白手套,有条不紊地接待着人头涌动的顾客,一派忙碌的景象。
我和张胖子不动声色地查看着一楼大厅的陈列架上摆放着的物品,不要说我,就是张胖子都能一眼看出,上面摆着的全部都是做旧的赝品。
确切的说,应该是工艺品。
虽然是工艺品,但店员介绍的时候无不口吐莲花般地夸赞,东一个典故,西一个传说,把顾客忽悠得晕头转向。
尤为重要的是,这些工艺品的价格便宜,也就是千把块和上万块的东西,完全在客人的承受能力内。
因此,抱着捡漏和收藏的目的,很多顾客都会慷慨解囊买上一两件,双方皆大欢喜。
在一楼逛了一圈,我和张胖子上了二楼。
二楼是贵重物品区,与一楼不同,设置的是展柜,里面摆着的货品最少的也要几万块,贵的超过了一百万。
这层也聚集了不少顾客,饶有兴致地围聚在展柜前挑选着货品,从衣着打扮上看经济条件比一楼的客人要优越许多。
相应的,二楼的货品比一楼也要提高好几个档次。
别看都是工艺品,但无论品质,还是做旧的手法,都属上乘。
除非专家,普通的古玩爱好者根本就看不出其中的区别。
当然,这层的货品里并不是全是工艺品,里面零零散散地混杂着几件真品。
说到底,遗风斋这么大的店,要全是赝品的话,还不被圈里的人笑话。
至于能不能被挑走,那么全靠眼力。
“等过几年,我一定开一个比它还大的店。”
作为同行,张胖子对遗风斋的规模羡慕不已。
他在京城古玩街的那个店才两层高,满打满算三个临街的铺面宽,跟人家一比无比寒酸。
“你们店里收东西吗?”
我冲着张胖子笑了笑,然后使了一个眼色,张胖子心领神会,喊住从面前经过的一名女店员。
“先生,请问您要出什么物件?”
女店员青春靓丽,一身合体的制服把凹凸有致的身材衬托得一览无余,闻言向张胖子微微一笑。
我早就注意到,张胖子一来二楼视线就落在了这名漂亮女店员的身上,如今果然开撩。
“一个老物件。”
张胖子笑眯眯地从随身的挎包里掏出一个用布包裹着的巴掌大小的物品递了过去。
“请放在这里。”
女店员并没有接过去,而是伸手冲着一旁的柜台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按照古玩圈的规矩,查看古玩绝不能用手交接,以免失手出事,届时可就要扯皮了。
张胖子清楚这个规矩,走上前将其放在柜台上后打开,露出了一个崭新光亮的青花瓷碟。
这个青花瓷碟是卢云彤临走时送给张胖子的,一共有一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