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4章 分田分地真忙 (第2/2页)
如果变法者被权贵阶级整死了,那么这个王朝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华夏历史上,真正为大多数老百姓的利益,为国家利益而发动变法的变法者,最后几乎都难有善终。
有的是身前,有的是身后。
因为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而变法就必然会触犯少数权贵的利益。
比如没有好下场于身前的有吴起、商鞅、王莽、杨广等。
身后背负恶名,或者是被抄家鞭尸的有秦始皇、曹操、王安石、张居正、雍正等。
赵匡胤是通过兵变取得的政权,为了平息朝中的怨气,他就鼓励权贵兼并小民土地。
这样虽然可以迅速的稳定朝政,但是小民百姓就苦不堪言了。
满朝文武,大官小官,那就犹如虎狼下山,将小民百姓的一点点家财瓜分吃尽。
所以,宋朝是农民起义最多的朝代,从北宋开国到南宋灭亡,年年都有。
纵观整个华夏历史,这是极为罕见的。
也是宋朝为什么要豢养一百多万禁军的原因。
他们知道这样兼并老百姓的土地老百姓会造反,所以准备大量的禁军,就是时时刻刻准备镇压。
如今,当这些小民面对宋清所率领的仁义之师,王者之师所发布的《大梁分田章程》,当他们个个都熟悉了《大梁分田章程》中的分田办法,无不大喜过望。
根据柴进和李应清点的汴梁城外赵宋皇室和六贼占有的土地总计有八百三十万亩。
整个开封府的耕地面积是一千一百三十八万亩。
其中仅朱勔一家就有三十万亩。
朱勔的老窝在苏州,他在那里帮助宋徽宗收集花石纲。
汴梁城他一年也就来个三五回而已。
汴梁老百姓的积极性被宋清调动起来了,在宋清的指导和协调下,只用了不到半个月,愿意接受分田的百姓人人都分得一份土地,并且开始耕种。
有人愿意接受分田,就有人不愿意接受分田。
不愿意接受分田的,宋清也不勉强。
同时,宋清在这些愿意接受分田的百姓之中招募到壮丁四万。
四万人啊!
梁山军几乎翻了一倍。
安道全招募到愿意跟着他学习医术的学子九十三名。
宋江去攻城略地之前,对自己的这个兄弟不放心,让卢俊义和公孙胜时常去关照一下他分田的情况。
卢俊义和公孙胜在现场看傻了。
看见老人送自己的儿孙入伙;女人送自己的丈夫从军。
这是卢俊义和公孙胜从来没有见到过的。
甚至想都想不到的。
卢俊义问一位五大黑粗的妇女,为什么送自己的丈夫从军,难道不知道战场厮杀是会死人的吗?
那妇女回答卢俊义:“俺们这分了朝廷的田,那朝廷还不要来杀俺们的头?想保住命,想保住田,那就只有跟着梁山贼寇和朝廷干,不然哪有活路?”
卢俊义和公孙胜一听这话,互看一眼。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一个分田章程竟然会有这么大的力量,让这些百姓犹如着了魔一般的入伙强盗……
卢俊义看到了大宋朝气数将尽;
公孙胜看到的则是新朝将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