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中秋 (第1/2页)
回到家,几块钱一个的单黄白莲蓉月饼李正买了两三千个,自己家的家丁奴仆就算一人一个都四五百个了,加上一众勋贵世家一户给八个凑个“八星伴月”,那又是一两千个了,皇帝弄十来个“八星伴月”算了,特娘的,老子白送的,真当老子的钱是大风刮来的?
唐朝也是有月饼的,但肯定没李正的好吃就是了,唐朝月饼叫“小饼”和“月团”,一般是用来供奉的、祭月的,一开始出现在宫廷中,后来从宫廷流传到了民间。
于是在长安李正又多了一个“美食家”的称呼,有些世家人多,八个不够分,只能一边暗骂李正赚这么多钱还这么小气又一边叫人如法炮制,谁叫别人还送了一份“月饼制作说明书”呢?
今年中秋长安不设宵禁,李正便带了几个护卫,去武媚娘家叫她出来逛街了。
中秋节成为官方认定的全国性节日,大约是在唐代。唐代时中秋风俗在我国北方已流行。《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赏月风俗在唐代的长安一带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并将中秋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起,使之充满浪漫色彩,玩月之风方才大兴。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糅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
“好哥哥,前面有花灯,快过去看看。”李正向武媚娘指着的地方望去,只见有一群人对着一个酒楼门口的花灯指指点点,不知道在看什么热闹。
李正也来了兴趣,跟武媚娘到了这家酒楼门口,只那门口上挂着上百个花灯,每个花灯上都有一首灯迷,酒楼的掌柜笑兮兮地对大家说:“架子上悬挂的灯笼上挂着谜面,若是你能猜出的,就告知掌灯人你的答案,若是答对,掌灯人会吹灭那盏花灯,并计数,胜者便是吹灭灯笼最多的人,胜利者就可以进店吃一顿上好酒菜,或者得到五百钱,不过报名费是一人五钱。”
这掌柜可真会赚钱,李正想,跟自己这奸商一样还收报名费了。
他看了一下,旁边还真不少仕子仕女在交报名费呢,武媚娘也嚷嚷着要报名,于是他便掏出了十文钱。
李正不慌不忙地牵着武媚娘的手从最边上的一盏花灯看起,只见纸条上写着“一来再来”四个字。
武媚娘想了一下,没有想出答案,于是求助般的眼神看向了李正,李正说:“是个冉字。”
他一开口,旁边几个书生打扮的人都对他展露出一丝佩服的眼神,那掌柜笑着说:“公子猜对了。”便熄灭了这盏花灯。
“好哥哥,你好厉害啊。”武媚娘一脸敬佩地看着他。
李正很是受用,也觉得这猜灯迷也挺好玩的,武媚娘说:“好哥哥,那这个呢?”,说完她又指了指旁边的花灯。
那上面有四个字“有人偷车”,李正说:“有人偷车,就是输。”他很快又不慌不忙地给出答案。
只见李正把门口灯笼上的灯谜都猜对了, 掌柜的只好让他挑了一盏花灯,李正问武媚娘说:“媚娘,你饿了吗?”
武媚娘淡笑道:“好哥哥,媚娘不饿。”
忽闻一声锣响,前面走来两行家丁打扮的人,各有十余人,高举各式花灯,争彩斗艳,甚是壮观。只听前面一个家丁高声喝道:“文坛盛事,长安盛举,中秋诗会,誉满大唐,清河崔氏族长崔正、国子祭酒孔颖达于满月楼欢迎各方才子大驾光临。”
不就搞个破诗会吗?有啥了不起的,等以后老子有空,拿出十万八万贯出来,搞个长安小姐什么的,不比那些腐儒扎堆的啥子诗会强多了。
李正这头想着乱七八糟的事,一旁武媚娘却是来了兴趣,只见她抱着李正的手在胸前晃了晃,撒娇地说:“好哥哥,媚娘想去看着,你陪我去参加诗会好不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