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夏天到了,要把硝石矿买光 (第1/2页)
贞观十年六月,长安。
最进半个月,整个长安的单价超过五贯的所有商品中,要问谁卖的数量最多,李正会说,整个长安,没有人比我卖得更多,没有人。
在半个月时间内,李正在长安就卖了十万颗玻璃珠,更别说关中了。
李正还让一些押镖的镖局来把珠子卖到全国各地,我就看到时高句丽人手中的珠子还卖不卖得出去。
到时老子叫李二封锁边境,打击走私,让你卖都卖不出去。
并且,除了在拍卖会的那一万颗透明玻璃珠外,李正在大唐大量贩卖的直径六毫米玻璃珠是蓝色的,就算你走私进来,也卖不出去。
整个大唐共卖出去二三十万颗蓝色玻璃珠,不少商家都拿去做外贸了,要不是一人最多买一百颗,那卖出百万颗也不是不可能的。
六月份李正光交税就交了二十多万贯,李正现在有了三百多万贯的身家,库房的铜钱都堆到门外了。
看那两万疏浚河道的难民精壮又快没事做了,李正把赈灾的工作接了过来,称不花朝庭一文钱。
李二听到又不要钱,肯定是乐见其成。然后李正又作出了一个震惊关内的骚操作,第一,大肆在关内道高价收购生猪,第二,高价把关内、河北、河南、河东、淮南这五个集中了大唐绝大部分人口的逼道里面的大型硝石矿全部买光。
李正的举动让很多人不解,猪肉是贱肉,哪有几个人吃啊,那硝石就算能入药,但是也赚不了多少钱,毕竟谁天天吃药的?
据竺可桢先生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所推测出的结果无疑就是正确的,唐朝时期所处的气候条件其实就属于一个相对温暖的阶段,也就是所谓的“第三温暖期”。
李正作为历史老师,肯定知道自己以后的居住环境,因此,他作为一个大奸商,在炎炎夏日,不用硝石制冰卖钱,那还等到冬天?
李正打算以比成本价多百分之二三十的价格来卖冰,这时代夏天能用上冰的都是有钱人,他先把那包括养鸡鸭鹅的三万多难民按自己村子分别集合到一起,因为这时代因为干旱逃难的都是按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地逃难,你一家一户敢在外面跑几百上千里路。
李正把他们按同宗同村分好,然后准备以一个硝矿一个村地让他们帮自己开山挖硝石,精壮男子挖山,其它人去城里卖冰,李正一人给两百文的月钱,还为他们在矿山附近免费盖房子,每天直接吃大锅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