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这,也是陛下的意思 (第2/2页)
“大致就是这些,其他的就是赠送魏王一些金石珠玉,给魏王后送些金银首饰之类,不足挂齿。”
赵弘羽却是没有注意到赵墨的反应,只啃咬着右手大拇指的指甲盖,仔细回味着这三条授意。
第一条,给魏国使团的正副使者送礼,算是整个外交指示中最正常的部分了。
别国派使者来敲诈,为了让这些使者不要太过分,以‘车马路途费用’的名义送一份礼,好让他们‘嘴下留情’,也算是列国之间互通使者时,约定俗成的潜规则。
同样的,给对方的君主、王后送一些贵重物品,也是比较常见的礼尚往来。
而第二、第三条,赠魏国粮食和土地的部分,就是毋庸置疑的丧权辱国了。
粮食自不用说,在如今这个列国纷争、战乱不休的时代,一袋粮食,几乎能直接与一个士卒划等号!
除了制作武器的铜、铁等金属之外,粮食算是列国之间最重要的战略物资。
除非是两个关系好到能穿一条裤子的国家,否则,绝对不可能出现某一方向另一方赠送,甚至于售卖粮食的事情。
而现在,赵国朝堂非但做出‘给死敌魏国送粮食十万石’的举动,还史无前例的决定要割让淮西领土百里!
虽然对那个只存在于记忆中的老爹没什么好印象,但赵弘羽不得不承认:这样的外交条例,绝对不可能是身为赵王的老爹赵雍能提出的。
别说赵雍了,但凡是一个有卵子的君王,都不可能允许这样一份丧权辱国的外交条例出现!
这样说来,这两条外交条例,基本可以确定为是京都朝堂大部分朝臣百官所决定,甚至很可能是京都朝堂和赵王赵弘各退一步,中和得出的最终条例。
而在这两条光是看上去,就足以让人怒火中烧的外交条例当中,赵弘羽精准的发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
——漏洞!
但在决定是否利用这处‘漏洞’之前,赵弘羽还需要确认两件事。
“三叔可还记得,父王在这份诏书上用印之时,是何反应?”
“三叔对这份诏书,又是什么看法?”
语带深意的说出这两句话,赵弘羽稍一思虑,又补充了一句:“准确的说,是三叔希望我怎么做?”
“如果我做出一些稍有离经叛道,却不违背家国大义的事,三叔会不会支持我?”
听闻赵弘羽接连发出好几个问题,赵墨强忍住胸中怒火,侧过身,深深望向赵弘羽的目光深处。
过了许久,赵墨才装作随意的将目光从赵弘羽身上移开,轻叹着坐回上首的木椅之上。
“陛下用印之时,本王恰好在一旁。”
“这封王诏,陛下只大致扫了一眼,就有些气息浮动,牙槽恨不能直接咬碎。”
“最终,陛下算是忍痛用印,而后颓然躺回御塌,接连好几日茶饭不思。”
“至于本王……”
面带哀痛的说着,赵墨不由又长叹口气,抬起头,满脸严肃的望向眼前的赵弘羽。
“无论羽儿做什么,只要不损害我大赵社稷,不违背礼法人伦,那就算把天通出个窟窿,三叔也能在羽儿身后撑一把!”
慷锵有力的扔下这句颇有些霸道,还带有些宣示意味的话,赵墨目光中的精光悄然散去,书桌上那杯早已凉透了的茶,也再次被赵墨端起。
“这,也是皇兄的意思……”
说完这最后一句话,赵墨便低下头,就好似那杯茶依旧滚烫般,对着茶杯轻轻吹起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