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当家做主的难处 (第2/2页)
听到这里,赵弘羽先是下意识的‘哦~’了一声,等反应过来青年说了什么,便陡然瞪大了双眼!
“什么?!”
“县衙五百斤,郡衙一千斤?”
几乎是惊叫着喊出这句话,赵弘羽便满带着匪夷所思的目光,望向一脸惊恐的青年军卒。
“朝廷都不收税了,县衙、郡衙为什么还要收粮食?”
不能怪赵弘羽有这么大的反应,实在是这个消息,太让人震惊了。
一千五百斤粮食,是什么概念?
赵弘羽还记得,前世跟父亲问起爷爷的往事时,父亲就曾说过:爷爷是在支援邻国的战争中牺牲。
而爷爷牺牲异国他乡,官府给的抚恤,也不过是五百斤小米而已。
后世新时代的一条人命,才能换来五百斤粮食,这淮西的地方官府,却要每年都收百姓一千五百斤粮食?
这是吃人!
越想,赵弘羽就越觉得怒火中烧,太阳穴都隐隐有些胀痛起来。
看着赵弘羽这突如其来的暴怒,那青年军卒满是惊恐的低下头。
等赵弘羽换上了一副稍微和蔼一些的口吻,才将此间之事,娓娓道来。
“俺爹说,过去这几十年,淮西的税,县衙、郡衙、朝廷都是各收各的。”
“县衙每亩十斤、郡衙二十斤,一直都是这个数儿。”
“至于朝廷……”
说到这里,军卒的话头明显一滞,低头想了好一会儿,才又抬起头。
“朝廷的税太久没收了,俺也记不准,好像听俺爹说过,是一亩五斤?”
听到这里,赵弘羽终是面色阴沉的摇了摇头,旋即苦涩一叹。
“淮西……”
“嘿!”
“还真是给了我一个又一个惊喜!”
粮食产量本就不到其他地方的一半,地方官府居然还在百姓身上吸血……
“等魏国使团的事儿忙完,看来还得到郡衙走一遭。”
暗自发出一声阴笑,将这件事记在心中,赵弘羽又多问了一嘴:“你刚才说,交完县衙、郡衙的农税,剩下的粮食还能吃小半年?”
“那小半年之后,上一年的粮食吃完了,下一年的粮食又没打下来,你们吃什么?”
闻言,军卒略有些难以启齿的低下头,低声道:“殿下,俺家里就老爹,带着俺们兄弟三个。”
“除了老爹,俺们兄弟三个都进了淮泗尉……”
说着,军卒还往门外努努嘴。
“俺大哥轮休,三弟现在就在县衙门口守瞫呢。”
闻言,赵弘羽终于停止了提问,不再言语。
赵弘羽十分肯定:哪怕粮食产量不高,但相较于比粮食还少的常住人口,淮西还是能保证在粮食方面自给自足。
只不过,原本能让百姓直接吃的粮食,变成了地方官府的‘税粮’,然后又卖还给当地百姓了。
“要想打破这个局面……”
“必须得从外面弄一批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