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一个考验 (第1/2页)
“董府上下,可都拿了?”
端坐于县衙正堂,赵弘羽面上一片淡然,一边翻看着县衙卷宗,一边轻声提问道。
而在堂下,正站着一位虎背熊腰,身着皂服的差役。
“禀殿下,董府女眷十七人,未弱冠之童二十五人,奴仆百三十一人,如今都已被下狱。”
说着,差役面色稍一滞,想起回来时,手下兄弟们的劝说。
“呃……”
听闻差役发出一声迟疑的沉吟,赵弘羽略有些困惑的抬起头,将手中卷宗放回了木桌之上。
“还有事?”
闻言,差役赶忙一低头:“殿下,董府上下,搜出了些许金银钱两……”
“小的不敢自作主张,特前来请示。”
听到这里,赵弘羽才如梦方醒的反应过来。
“倒是把这事儿给忘了。”
在这样一个封建时代,某个人犯下‘大不敬’这种罪孽,往往都是和‘抄家灭族’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董道卿的情况虽有些特殊,不至于到灭族的地步,但抄家,还是题中应有之理。
“嗯,做的不错。”
自然地发出一声称赞,赵弘羽脑海中,顿时出现了一个有趣的想法。
虽然现在,董道卿已经被扣上了‘大不敬’的罪名,但最终结果如何,还得京都朝堂说了算。
再加上董道卿背后,站着当朝大学士之一,这件事的变数,还是很多的。
但要是在大不敬之外,给董道卿另外找一个整个大赵,都无法接受的罪名……
“嘿嘿嘿嘿……”
暗自一阵冷笑,赵弘羽望向差役的目光,就隐隐带上了一丝幸灾乐祸。
“董府有金银几许,钱两几何啊?”
听闻赵弘羽发出询问,差役自是规规矩矩的拱手一拜。
“启禀殿下,小的带县衙衙役前往抄家,查得董府存金上千,铜钱数以十万。”
“除金银铜钱,董府还有各式珠玉、漆器,还在清点……”
闻言,赵弘羽心中才算彻底安定下来。
——董道卿,死定了!
很简单的道理:作为赵—魏边境,位处淮西的淮泗县,人口不过一万多人!
再加上常年的兵灾,导致淮泗,乃至于整个淮西,在农耕、贸易等方面,都停留在一个十分贫瘠的地步。
在这样高度贫困的地方,做一个年俸禄区区六百石小米的县令,董道卿居然能积攒下那么多财物?
——把整个淮泗打包起来卖出去,都未必够董道卿累下那万贯家财的!
这样一来,董道卿那笔不菲财物的来源,就成了钉死他棺材板上的最后一枚钉子。
在两国边界大发横财,只会有两种情况。
其一,是董道卿以县令之身,和从内地来此的商人狼狈为奸,走私货物。
而魏、赵又是世仇,能逼得商人只能通过走私,才能送往魏国的货物,又会是什么?
只能是军械!
身为边地县令,却伙同商人走私军械?
哪怕董道卿有九条命,都不够死的!
第二种状况,董道卿更是承受不起。
叛国!
身处两国边界,除了走私军械,就只有一种情况,能解释董道卿这‘万贯家财’。
董道卿,被魏国收买了!
最起码,也是贿赂。
而无论是将武器军械卖给魏国,还是收受魏国的收买、贿赂,都足以让董道卿,失去所有活下去的可能。
“呼~”
“总算没白忙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