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衰神附体:杜裕被捕入诏狱 (第1/2页)
“师兄!”
“你的话我认同。”
“不过朱成睿又怎么可能简单的解决钱粮的问题。”
“不要说是他,纵然太祖重生,也不能解决。”
“更何况如今那是时不我待。”
“他没有那么多的时间。”
“如今的大明朝满目疮痍,千疮百孔,天灾人祸不绝,北方的老百姓们十数年来因为战乱,背井离乡和饿死的,不计其数。”
“又无地可以耕作。”
“大明朝不收矿税,不收商税,官绅又不纳粮交税,如今老百姓们又没有地可以耕种,那里还有钱。”
“搞笑!”
一边的圆荣大师不禁无情的讥讽的起来。
当初他的家人就是一位老实巴交的农民,靠着祖上的余荫,家里有十数亩上等的良田,日子过得也挺幸福,不愁吃穿。
后来。
一位朱家皇室宗亲朱潮看上他们家的“良田”,和当地的县老爷“狼狈为奸”,构陷他的父亲,逼得他们家将这些土都无偿的赔给那朱潮。
类似他这样的情形,在大明的境内不胜枚举。
这在历史学上,称之为:“土地兼并”。
大批老百姓们失去土地之后,只能够给这些“地主”当佃农,不只被这些地主们剥削,还要承担十分繁重的赋税。
他们的生活一天不如一天。
水深火热。
如今大明朝的钱银粮食不在朝廷,亦不在百姓,这些钱粮都在那些达官显贵、王公贵族手上。
这些人仗着他们的权力,疯狂的圈地敛财,他们还不用交税。
他们可以将税收分摊到给他们干活的每个佃农头上。
不只这样,他们还隐匿大量的田产。
这些朝廷都是查不到的。
大明的赋税又很单一。
主要依靠广大农民。
可是在失去土地之后,这些农民又有几个钱,就使得大明朝的赋税收入越来越少。
日积月累,国力又岂能不衰败?
亡国亦是迟早的。
在崇祯皇帝手上,因为没有钱,三饷加派导致老百姓和朝廷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这也是为什么农民起义无法镇压的原因之一。
“老百姓没有活路”
在听过圆荣大师这一些长篇大论之后,一边的杜裕脸色亦是变得相当凝重起来。
一句话也不说。
他在沉默。
这些话也不无道理,如今大明朝的钱都在皇室宗亲,王公贵族以及那些达官显贵们手上,尤其是江南地区的富商。
他们作为东林党派系幕后的大金主,控制着大明朝堂的风向。
一些大臣只要提出建议崇祯皇帝加收商税,加收矿税、盐税,这些东林党派系的朝臣们就开始极力的阻挠,以确保他们的利益不受损失。
在明末东林党的擅权,亦是亡国的原因之一。
大明朝的王公贵族,皇室宗亲何等的势力庞大,纵然作为大明皇帝,苏成睿想要改变这些局面,亦是难如登天。
“师弟!”
“不说这些了。”
“我们都是在瞎操心。”
“朱成睿隐忍这么长的时间,在不动声色间,豢养了数十万的私军,我们能够想到的,他自然也能想到。”
“兴许他有什么办法搞到钱。”
“比如说,借贷钱粮,这就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一旦有钱粮在手,大明朝就还有苟延残喘的资本。”
“你别看如今山海关外闹腾的如火如荼,声势浩大,只消一日大明正统不倒,关外的建奴想要入关,那就是在做梦。”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我中原汉人,又岂能任由这些关外賊寇所奴役?”
杜裕说道。
哒!
哒!
哒!
在他们说话的同时,从四面八方突然出现一大批官兵,杀气腾腾,一看就不是老爷兵、少爷兵,俱是身经百战的勇士。
一看他们的制服,赫然发现这些人都是羽林卫。
大内禁军!
一出现之后,他们两人就被一小股官兵全数包围起来。
“两位大师!”
“万安寺有人意图谋反,我等奉旨行事,缉捕所有的僧人。”
“还请配合。”
一位羽林卫校尉一袭明晃晃的盔甲,手上一杆长枪,威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