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太子直接明抢啊 (第2/2页)
可拿下南方土地,原来的治安官,肯定又屁颠屁颠的回来上任。
杨云没理由罢免,原本就是朝廷任命的官员不 是?
威海是个小地方!
但架不住,这里出海方便啊!
这里距离高丽,出海直线距离只有188公里,距离东瀛最近是174海里,换算成公里的话,大概是322公里。
可以说,在这个地方,是最优良的出海口!
要想开展国际“军火贸易”,杨云拿下威海,这里再合适不过。
最重要的是……
这里有大量盐田啊!
这个时代的老百姓,吃不起盐。
因为盐是朝廷监管,直到后世也是。
区别在于,现在的盐成本很高,只有达官贵人能享用。
而老百姓嘛,吃不起!
这也是为什么?
古代的私盐贩子泛滥,凡是卖私盐的都发了财。
当然,被抓住了,私盐贩子也是要抄家灭九族的!
杨云的想法很简单,与其钱让私盐贩子给赚了,那不如自己来!
反正威海哪里靠海,有的是大把盐田。
而且,这个时代提炼的食盐,都是大头盐!口感非常差。
但杨云有后世“精盐”提炼法,他弄出来的 盐巴,不仅颗粒细小,白入雪,最重要的是便宜!
老百姓人人都能吃上盐巴的日子,不会太远了!
如果说,玻璃、镜子是奢侈品,那第一皇商提供的盐巴、香烟,那就是廉价品,必须消费品!
便宜!
别看这玩意儿便宜,但南隋的人口基数是何其夸张?
毫不客气的说,每个人提供一两银子,杨云光是这收入就能上亿白银!
毕竟,大隋的人口基数摆在哪儿。
三四亿人口,那不是吹牛皮的!
当然,人口优势是集中在了南方。
这边经济发达,下雨充沛,适合水稻。
而北方因为连连战争,人口比较凋零,但在鞑靼统治下的隋民,依然是个很夸张的数目。
所以……
要想吃人口红利!
北伐是必须的。
但在这之前,赚钱又是必须的!
威海战役打完,接着便是建设。
杨云迁移了大量的兵工,纺织过去。
一则,南隋毕竟不安全。
二则嘛,兵工在威海,正好就地造武器,就地售卖和防守。
然后,杨云这位恬不知耻的太子殿下,开始违背朝廷禁令了。
首先是“禁海令”!
倭寇泛滥,朝廷下达了禁海令,一直到今天。
杨云视而不见,直接从威海出口,向高丽售卖火器、食盐、纺织品、香烟附带。
接着,又让人去东瀛那边,联系一下还处于“幕府时代”的大名,看谁要军火!
香烟,依然是附带!
这东西一开始是看不到钱的,那必须得等这些人适应,上了瘾,才能赚钱不是?
第二条禁令!
那便是贩盐!
因为第一皇商的盐,又白又细,关键是还便宜,一上市引起了疯抢!
达官贵人们要买,老百姓一看价格,他们也要买!
杨云的行为,直接冲击了盐商生意!
这些合法的盐商,不合法的私盐贩子,几乎全被第一皇商给挤死!
偏偏,私盐不得贩卖,这是违法的!
但第一皇商背后是太子殿下,谁敢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