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风气一新 (第2/2页)
不少人巴结林家,赞林老爹到底是童生,比之他们这些泥腿子就是有先见之明,竟叫女儿也读了书。
根本不知道闺女在偷学的林老爹,“……”
但谁不喜欢听好话呢,被众人吹捧的多了,林老爹竟然也觉得林秀荷能当上县令是自己的功劳了。
要不是自己是童生,有一身学识,教导儿子们的时候也没防着她,她能学到那么多?
林老爹越想越觉得有理,闺女发达了必须得孝敬他这个亲爹,遂找上门去要孝敬银子。
到底是亲爹,孝字当头,林秀荷捏着鼻子拿了银子给他。
林老爹见她好说话,不免得寸进尺,“日后月月都要往家里交银子,不要等着我亲自来催要。”
这就闹得难看了,林秀荷不惯着他,态度冷淡又强硬。
“爹说这话好没道理,咱们一没分家,二来爹尚在壮年,如何就要我一个做女儿的交孝敬银子了?”
林老爹下意识的就扬起手,作势要打,“你敢顶嘴?”
林秀荷毫不畏惧,上前一步,冷笑,“你打,要不要去县衙门口打?好耍耍你的威风?”
林秀荷在官衙里待久了,养了一身的气度,叫林老爹心生畏惧。
他不由自主的退后了一步,随即恼恨不已,甩下一句,“有本事你别回来!”
林秀荷看着他狼狈逃离的背影,“谁会回那个家?那里早就不是我的家了。”
有女吏将这一幕看在眼里,上前来扶住她,“县令……”
林秀荷拍拍她的手,“我没事,我只觉得如今的日子再舒畅不过了,我不允许任何人破坏它。”
东流县里能成为女吏的,家里支持的,少之又少。
那女吏回握她的手,笑道:“没错,这样的日子再好不过了。”
不管怎么说,东流县女吏的例子确实让东海府的风气焕然一新。
百姓认识到了女孩不止只有养大换一笔嫁妆这一个作用。
只要给她们一个机会,她们同样可以去工坊做工,可以参选小吏,可以干更多的事。
这一切的前提,是识字。
而后,百姓们就发现了,不止书籍和纸。在这段时间里,笔墨砚的价格同样降低了。
读书的成本低廉到,任何一个不懒的人家,勒一勒裤腰带,完全供得起娃娃读书的程度。
公主都为他们做到这种地步了,谁还能忍住不读书?
不止男孩读,女孩也要读。
要是同时供不起好几个,那就选一个最聪明的,学会了回家教兄弟姐妹们。
总之,一定要让全家都识字。
就算各县衙的位置都被填满了,已经不再招收小吏。
但是识字了可以找旁的活计啊,又不是坏事。
不知不觉的,让孩子读书识字这个观念就已深入东海府百姓们的心中了。
叶玫玫笑起来,“如此,就可以着手办书院了。夫子们都找好了没有?”
苏明抚着胡子,他认识的人多,这事是交给他办的,“公主放心,苏某的几个朋友都有意来教书,已经在路上了。”
梁成朝叶玫玫深深一拜,“公主思虑,果真深远。”
一环扣一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