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三章 善恶难定 (第2/2页)
因此,南梁的大臣、亲贵和普通百姓大多信佛,尹德妃作为南梁后裔也笃信佛道。
所以说,将玉观音送给尹德妃是物尽其用,李建成就将它偷偷转送了尹德妃。
------
李世民认真听观音婢将事情的前前后后说完,呵呵笑道,“信佛的人应该是积德行善,没想到这些人也会做坏事。”
观音婢嫣然而笑,然后望着李世民,“世民阿兄看阿婢笑得好不好看?”
李世民打量着观音婢,夸道,“阿婢在阿兄眼里是一个绝世美人,在我看来简直是一笑倾城,让我这杀人如麻的铁汉看到,也会瞬间会筋酥骨软。”
说完之后,李世民不禁抚掌哈哈大笑。
------
观音婢则收起笑容一本正经地道,“阿婢在世民阿兄眼里是美人,在有些人眼里,则是媚惑人的妖物。”
“这世上对善恶、好坏的评判本就没有个固定的说法,是善是恶,是好是坏全凭人的好恶。”
“人们评判善恶、好坏时,全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从自己的利益出发。”
------
听观音婢这样说,李世民也深有感触地道,“此话确实不假,我认为阿婢足智多谋,但让大兄来看,你却是狡猾奸诈。”
“阿婢认为我为国浴血建功,大兄却认为我图谋不轨。”
他接着叹道,“真说不清善恶、好坏是什么标准,如果让王世充、窦建德来说,我们大唐就没一个好人。”
------
观音婢眼神专注而沉静地看着李世民,心中略带几分沉重地道,“信佛之人看待善恶、好坏,也都是从自身的利益考虑,符合自己利益的就是好,不符合自己利益的就是坏。”
“说不定尹妃日日祈祷的,就是让观音菩萨早日除去你这个十恶不赦的恶人。”
李世民看似无奈地道,“既然怎么做都被看作恶人,我们不如就将这恶人做到底。”
-------
第二日,紫芙照例到千秋殿,向万贵妃禀报李渊的生活起居,趁这个机会,观音婢让展画向紫芙捎了几名句话。
回到万春殿,李渊正在临窗榻上批阅奏折,紫芙指使宫女静静地收拾房间、摆放器物,整个万春殿里宫女们都在忙碌,却静悄悄的。
------
紫芙忽然对身边的宫女,声音不大不小地冒出一句话,“主上也不信佛,要是信佛的话,德妃娘娘的那尊玉观音可以摆在这里。”
她说话的声音不大不小,刚好可以让李渊听到,说话的对象却不是李渊,像是无心之语。
紫芙看似无心的话,却传到了李渊的耳朵里,他心中暗想,德妃怎么也有一尊玉观音?
------
李渊乃是开创李唐的帝王,看似如邻家长者一般慈祥,城府却比大海还深。
紫芙所说的话,他听到就当作没听到,心中却千回百转地想着自己的主意。
------
到了晚上,李元吉前来向李渊前来问安。
李渊对李元吉道,“朕今日才想起来,萧相对佛道甚是虔诚,四郎原来送我的玉观音如果送给他,他一定喜欢。”
李元吉遗憾地道,“儿臣已按阿爷的吩咐,将那尊玉观音送给了大兄。如果阿爷真想送给萧相,那儿臣就去找大兄要过来。”
------
李渊说要将玉观音送给萧瑀,实际上是在探查那尊玉观音的去处,根本不是要真要送给萧瑀。
他听李元吉说,要去找李建成要过来,连忙阻止道,“四郎千万不能这样做,送出去的礼物哪能要过来?”
“按照人情事故,礼物送出去以后,别人如何处置,你连问都不能问。四郎如今已经长大,必须明白这些待人接物的规矩。”
李元吉顿首道,“儿臣省得了。”
父子之间,就把玉观音姝事抛到了一边,李渊若无其事地和李元吉谈些其它事情。
------
问过了李元吉,李渊知道那尊玉观音确实送给了李建成,他心中疑惑玉观音怎么到了德妃那里。
这事李渊不能问李建成,如果不是李建成送给德妃则罢;如是李建成送给德妃,李渊一问则会引起李建成的猜疑。
李渊还不能问德妃,如果是李建成送给她,她打死也不会承认;如果承认,则是说明她与李建成有私情。
------
李渊还不能公开调查,如果公开来查,等于是自暴后宫之中的丑事。
不管最后查出来的结果如何,必会闹得宫里宫外沸沸扬扬,李渊和李建成都会名声扫地,会损及皇家的威严。
如果真要查出来李建成和尹德妃有不清不白之事,李建成身为太子,必将道德有亏被废黜,这将会令朝野震动,动摇大唐江山社稷的根基。
------
但是这事不弄清楚,李渊就如吃了个苍蝇,心中恶心得受不住。
李渊心中决心要查,而且要弄个水落石出。
至于怎么查,查清之后如何处置,李渊不禁在心中暗暗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