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O一章 反常之事 (第1/2页)
观音婢说,今日李元吉院中有些反常。
郑观音倒没有觉得有何异样的地方。
她带着疑惑,反问观音婢,“妹妹发现有何反常?”
观音婢注视着郑观音,说出她认为的可疑之处,
“大嫂有没有感觉到?这几日上午,四叔院中嬉闹声音很大。但是,今日从早上到近午,却没有一点声息。”
郑观音仔细想想,确实是这样,她冲观音婢点点头,
“妹妹不说,我还真没有留意。现在想想确是如你所说。”
“想是因为四叔出去了,就再没有人闹。我想这样也可解释得通。”
郑观音的意思是,这也没有什么奇怪的,李元吉不在家,院里面就不闹了,这不是很正常吗?
------
观音婢见郑观音并不以为意,就接着为她分析,
“如果四叔安安静静回来,也就算了,不再有什么可疑。”
“但他偏偏回来闹出那么大的动静,就不得不让人生疑了。”
观音婢说到这里,郑观音也有许多地方想不通,就对她道:
“我也有些地方想不明白,妹妹你仔细说说。”
观音婢端起几案上的红枣姜茶喝了一口,继续接着说自己的想法。
“大嫂你想一下,四叔肯定知道唐国公府规矩严格。”
“不经允许,男仆不得入内院,是尽人皆知的规矩。他不会不明白其中的厉害。”
“但是,为了何事?他要破死命,也要将不该领的人,往自己院里领。”
“肯定是有很重要的事要让这四个人去办。”
“一个不到十岁的小孩子,能会有什么重要的事?而且还要四个身强力壮的男仆去做。”
------
郑观音也是越听越觉得心疑,更加同意观音婢的想法。
“就是,他那小院里,何事需要四个身强力壮的男仆去做?”
“除非是抬东西。难道是要搬家俱?”
观音婢认为不是搬家俱,
“搬家俱何必会这么急急火火?”
“要是搬家俱,直接说出来不就行了。他还偏偏不说要做何事。”
“我估摸着,他是在故意隐瞒,不想让我们知道他要做何事。”
“一个小孩子,找四个男仆,在内院之中,做一件不想让别人知道的事。”
“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同寻常的事。”
------
听观音婢这么一说,郑观音有点害怕。
窦氏夫人临走之时,将管理内院的责任交给了自己。
她这才走几日?
如果闹出大事来,等到窦氏夫人回来,她一是不好交差,二是显得自己无能。
郑观音心中既怕又急,不知所措,当时就乱了方寸。
她急切的问观音婢,“妹妹你说咋办?”
观音婢却非常平静,她语声轻缓地安慰郑观音,
“大嫂别急,我们要想办法弄清楚四叔在做何事?”
“你有没有发现?他闹过之后,回到自己院里,如今又没了声息。”
郑观音倾耳听了听,确如观音婢所说。
她越发觉得观音婢所说不假,心中有点焦躁不安起来。
-------
这时奉书来禀,午膳已经备好。
郑观音哪里还有心思用膳,真想马上将事情问个清清楚楚。
在观音婢的劝慰下,郑观音才草草用了午膳,连吃的是什么都记不得了。
用过午膳,郑观音就催着观音婢,准备两人一起到李元吉院中,去看个究竟。
观音婢却不急于打草惊蛇,她提了几个问题,一下子又把郑观音问住了。
“大嫂,假如我们现在过去,四叔不让我们进门怎么办?”
“假使让我们进去,和我们胡闹怎么办?”
“如果将他惹恼,他又要打人,我俩是否应对得了?”
“我听说,他年龄虽小,从小跟着大伯习武,力气很大,拳脚也好。”
“一般的成年男子,两三个人都不是他的对手。”
------
观音婢这么一说,郑观音又没了主意。
她无可奈何道:“要不将此事交给你大兄处置算了。”
观音婢看郑观音心烦意乱的样子,耐心安抚,
“大嫂稳稳心神,焦虑也无济于事。”
“如果四叔院里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他不该做的事已经做了,我们现在急也于事无补。”
“如果不该做的事,他还没做,我已让冯妪在门口看着,他再也不会得逞。”
“阿姑走时有过交代,尽量不让大伯插手内院之事。”
“我们还是好好想想办法,不到万不得一,尽量不要惊动大伯。”
郑观音自己没有主意,只好一切听观音婢的安排。
------
观音婢稳住了郑观音,她开始布置下一步的行动。
她向郑观音说出自己的打算,
“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我们首先要了解清楚,四叔院里现在的情况。”
她转首吩咐覃兰,
“你去将冯娘子请来,看看她这阵子有没有新的发现。”
覃兰应诺去请冯妪。
不一会儿,覃兰领着冯妪过来。
冯妪进屋,先叉手屈膝分别向观音婢和郑观音施了礼。
观音婢让覃兰为冯妪搬了张胡床,让她坐下。
冯妪谢了,挨着郑观音,面朝观音婢坐下。
------
见冯妪坐好,观音婢微笑着问她,
“冯娘子,这阵子四郎君院中,可有何新的状况?”
冯妪可能是真有新的发现,带着邀功的样子,面带笑容,恭恭敬敬向观音婢回道:
“奴婢按两位娘子的安排,一直让人盯着四郎君院子的门口,而且故意让他院里的人发现。”
“如今确有新的状况,向两位娘子禀报。”
观音婢明白,奴婢得到主人认可,接下来她办事会更卖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