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鸡肋 (第1/2页)
杨彪故去的消息是瞒不住的。
很快就传到了各地。
曹操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地跟吃了仙丹似的。
因为杨锋既然大张旗鼓的发丧。
就代表着他三年之内不会轻易对外动兵了。
只要不去主动招惹杨家将。
杨家将便不会来攻打曹操。
这对于曹操来说可是难得的喘息之机啊!
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
一是抓紧时间恢复经济。
争取在三年之内把治下各地的经济推向新的巅峰。
以弥补经济战时期的损失。
曹操治下各地被杨锋麾下的张居正打压的经济倒退了五年开外。
之后又经历了乌林之战和荆州之战。
虽说得到了南郡和章陵两个郡。
可为了防备当时留在襄阳的杨锋。
曹操可是付出了不少的代价啊。
淮南的家底都要被他掏空了!
直到现在也没恢复过来呢。
趁着这三年时间。
曹操可以放开手脚猛劲发展经济了。
以便为日后和杨家将再度开战打下基础。
另外一条路。
便是经由淮南之地再下江东。
趁机击败孙权拿下江东。
把整个大汉的东部握在自己的手里。
这两条路到底该选择哪一条?
曹操有些拿不定主意。
于是便召来了麾下文武众人。
以会议的形式进行深入的探讨。
武将方面自然是愿意征讨江东的。
只有打仗才能捞到更多的军功嘛。
不过文臣们就不这么认为了。
他们觉得攘外必先安内。
打铁还需自身硬。
只有让自己发展壮大。
才能面对强大的对手。
文武双方各执一词。
谁也不肯做出让步。
争吵的不亦乐乎。
曹操为难的揉着额头。
转头看向了一直未曾说话的四大谋士。
“究竟该怎么选?你们四个也说说吧。”
戏志才率先站了出来。
向曹操行礼说道:
“禀魏公,如今我军的经济形势远远落后与杨家将,即便拿下了江东,也无法在经济上弥补和杨家将的差距。倒不如将目光放的长远些,暂时舍弃江东一隅之地,专心发展经济为好。”
荀攸紧跟着道:
“况且江东六郡八十一县,历经孙坚、孙策、孙权父子三人两代深耕,早已是铁板一块儿,之前我军南下江东,并未能在江东军的身上占到太大的便宜,便是最好的证明。”
“如今孙权又在杨锋的手中获得了长沙、桂阳二郡。实力进一步增强。我军若要出兵江东,至少需要半年时间的筹备,等粮草、军械筹备到位,方能向江东动兵。”
“那么问题就来了,除去筹备粮草的时间,我军便只剩下两年半的时间征服江东了,在有限的时间内,我军真的能拿下江东吗?”
程昱接口说了下去:
“不错!若是江东之战一旦陷入胶着,必将引动我军向江东战场源源不断的投入资源,那样就会出现之前提防襄阳的恶循环,导致我军的粮草补给成为沉重的负担。”
“即便我军能在两年内拿下江东,那么留给魏公治理江东的时间也仅仅只有半年,而在治理江东的过程中,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又是一笔庞大的数字。”
“而杨锋是一定不会眼看着魏公做大做强的,等他度过了三年守孝期,一定会在第一时间向我军发起猛攻。到时候江东尚未安稳,我军又要面临杨家将的进攻,必将陷入进退两难之境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