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定远祠 (第1/2页)
建安七年。
八月十一日。
靠近玉门关的西域十三国接下了关羽带去的天子诏书。
彻底臣服了大汉。
自此以后。
他们便不再是一国之国王了。
而是大汉的臣子!
这道特殊的天子诏书中。
大汉天子刘协联手靠山王杨锋。
责令西域众人严守大汉法度、遵循大汉传承、沿袭大汉的郡县制度等等。
今后不得再以西域人自称。
同时。
诏书中还提到了一件事情。
要在乌垒城为百年之前担任西域都护的班超修建祠堂!
百年之前。
班超以大汉臣子的身份远赴西域。
以非凡的政治手腕和军事才能震慑西域三十六国。
为大汉在掌控西域立下了汗马功劳。
此后。
班超担起了西域都护的重任。
在这个位置上一干就是三十一年。
期间被当时的大汉天子汉和帝万里封侯。
晋爵定远侯爵位。
留下了一段荡气回肠的英雄故事。
为了纪念这位大汉的英雄。
更是为了震慑如今的西域三十六国。
杨锋决定在乌垒城修建定远侯祠堂。
把大汉的一根标杆牢牢地插到西域的大地上!
而选择修建定远侯祠堂的地点。
杨锋亦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乌垒城位于西域的中心。
是班超那个时代西域都护府的治所。
随着七十多年岁月的洗礼。
乌垒城中的汉人近乎绝迹。
再也不复往昔汉人随处可见的盛况了。
往昔关于班超的种种事迹也快要被当地人忘记的差不多了。
杨锋选择在这个时候修建定远侯祠堂。
等于是用实际行动给其他的西域国王们提个醒:
别忘了百余年前你们可都是我大汉的附庸!
修建祠堂的事情在关羽、薛仁贵率军入驻乌垒城的第二天便被搬上了日程。
他们动用了相当规模的人力、物力。
在七天之内便建成了定远侯祠堂。
收工这一日。
关羽和薛仁贵联袂而来。
二人卸下了一身戎装。
穿着普通的长袍来到了祠堂前。
这是他们对班超的尊敬。
在前辈先烈的面前。
他们自认为没有身披铠甲的资格!
三炷香敬上。
关羽看着根据班超遗像完成的雕塑。
感慨的叹息道:
“我大汉若是多一些定远侯这样的英雄,又何至于落魄到今日这般田地?”
薛仁贵伸出一只大手在关羽的肩膀上拍了拍:
“别丧!咱们还有大王呢!”
关羽露出了笑容:
“是啊,多亏了还有大王。否则大汉江山真的就要没落了。”
薛仁贵目光闪烁了一下。
忽然压低了声音。
目光灼灼的看着关羽:
“给西域众人的那道天子诏书上,云长可曾品味出了什么?”
关羽微微一眯丹凤眼。
大有深意的道:
“你是说传国玉玺之下,加盖大王王印的事?”
薛仁贵点了点头。
认真的道:
“若是真有那么一天,天子诏书上只剩下了大王一个人的印章,云长觉得如何?”
关羽深深地看了薛仁贵一眼。
忽然抚动着长须笑了起来。
“仁贵不必试探关某了,关某此生只忠于大王一人!绝不会有第二种选择!”
薛仁贵跟着露出了笑容。
随手重重一拳砸在了关羽的胸口。
含笑说道:
“那咱们今日就在定远侯雕像前说定了,日后无论风云如何变幻,我们必都将誓死追随大王!”
薛仁贵这句话其实只说了一半。
后半句的引申含义他并未说出来。
但关羽秒懂!
江山社稷有德者居之!
普天之下还有比靠山王更适合掌管天下之人吗?
如果薛仁贵说的那一天真的到来。
关羽一定会带上麾下所有兵马。
拼尽一切帮助杨锋登上九五至尊之位!
薛仁贵亦是如此!
或者说。
杨家将的所有人都是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