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鲁肃,鲁子敬! (第2/2页)
“你等若是找到这上面的人,就立刻通知我。”穆歌将这张纸留给了郭嘉他们,让他们留心上面的人,几位军师虽然很奇怪,但还是点头应是。
果不其然,在初试的卷子全部批改完成之后,真的有几位纸上有名的人出现了,不但有法正,还有鲁肃和华歆!
这两位也是大才,尤其是鲁肃,穆歌对他的欣赏要远过其他两位。
鲁肃,江东人士,后期江东最重要的谋士,为孙权立下多少汗马功劳,是一名杰出战略家、外交家。
《吴书》曾经介绍鲁肃:肃为人方严,寡于玩饰,内外节俭,不务俗好。治军整顿,禁令必行,虽在军陈,手不释卷。又善谈论,能属文辞,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周瑜之后,肃为之冠。少有壮节,好为奇计。家富于财,性好施与。
古地球三国中的大人物对鲁肃无一部竖起大拇指,这是一位获得天下人认可的大才,一位最顶尖的外交官和战略家。
江东要是没有鲁肃,当年怎么会有合纵抗曹,刘备怎么会对荆州如此紧张,周瑜又怎么可能能坐上大都督。
鲁肃一生为了江东,付出所有心血,到死都不忘为孙权推选出下一个大都督。穆歌对他的欣赏也是因为佩服这个人的鞠躬尽瘁。
鞠躬尽瘁这个词本是给诸葛亮的,但熟读古地球三国的人也知道,诸葛亮虽然一心为刘备,但是他的权力心太重,事事都要过问。
这从好的方面说是很有责任感,但从坏的方面说,也可以说是掌控欲太强,不给其他人发展机会。
但鲁肃没有,他一心为江东的同时,还一直不停的为孙权举荐大才,周瑜是一个,吕蒙是一个,后来的陆逊也有他的推荐。
这样的人,真的是群臣的表率。
穆歌本想等复试结束再一起拉拢这些人才,但听到有鲁肃在之后,穆歌忍不住现在就想招揽他了,这样的人才可不能再给孙权这种小人。
“什么?丞相要见我?”身在临时居所的鲁肃接到一位差役的客气通报,也是惊讶不已,堂堂丞相怎么会摆明要见自己呢?
难道是自己答的那张试卷有问题?鲁肃一想便推翻了这个结论,他初试所回答的内容中规中矩,没什么特别之处,应该不至于吸引丞相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