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粮食发霉 (第2/2页)
不管是天灾人祸还是国难,哪里有冲突,哪里就会有商机。
李家人的嗅觉,都对银钱的味熟的不能再熟了,任凭朝代如何更迭,捞钱的套路都在核心。
自从小商行搞平价限购,这么多天以来,李家关联的商行几乎都未开张过。
他们就像是一只貔貅,吃进来的全都装进了肚里。
可是生意场上,最重要的是流通,商品也好,钱财也好,只有流通起来,才能带回来更大的利润。
一旦成为死物,这钱物就失去了赚钱的灵性!
但是李浩熵只知道前面的生意经,却不晓得流通的重要性。
囤积居奇,是一场豪赌,没有十成十的把握,及时止损才是上策。
可怜他如今深陷其中却不自知。
“这天寒地冻的,只要明日道街上喊一嗓子,百姓们知道雪季来临,还不是得乖乖囤粮过冬?你们照做。”
伙计们没什么决策权,为了混口饭吃,也只好应下来。
李总管来的时候,伙计们都已经离开了。
看着李浩熵喜上眉梢的模样,李总管怔了怔。
“李总管,咱们的机会来了!”他咧嘴一笑,得意道:“只要我们度过这点时间的难关,等朝廷莫名其妙弄来的粮食卖给金国卖的差不多了,国内一准还得缺粮。
到那个时候,我们李家就是他们的救星!
目前我们要做的,就是挺住,熬过去!”
说完,他为自己的英明决策鼓掌,恨不得大吼一声,“我真是个天才!”
但是这番豪言壮语,却没有引起李总管与他共情,倒是他的眼神,像看一个大傻子一样看着李浩熵。
嘴唇嗫嚅着,心中有好多话要说,但突然不想说了。
转身回到自己房间,李总管关上房门,赶忙写了一封信,千叮咛万嘱咐让自己的人务必尽快送回李家,亲手交给家主。
第二日,伙计们依计行事,可是任凭他们怎么扯着嗓子喊北方下大雪的消息,几大商行门前依旧一个人影都没有。
甚至有人干脆绕道走,那几个商行仿佛成了百姓们唯恐避之不及的地段。
这完全出于李浩熵的预料,他一手打掉桌上的杯具,吼道:“这明州城的百姓难道都不想过日子了吗?放着我们这么好的粮食不买,到底在想些什么?”
心头的郁闷无法排解,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浩熵终日与酒为伴。
手下的伙计们想劝却又不敢,就连李总管也没再来过了。
这天,一个伙计终于鼓起勇气,为他扶正酒坛后,小心翼翼禀报。
“公子,明州城外露天堆放的粮食,因为近期湿冷的天气持续不断,已经有一些发生霉变了!”
李浩熵醉醺醺,随口道:“霉一点算什么!我们李家江山别的没有,有的是粮食,你是第一天在李家当差吗?大惊小怪!
来人,把他给我赶出去!”
伙计无奈摇头,转身拂袖离去。
李浩熵郁闷至极,以往他看父亲操盘,那叫一个诸葛在世。
无论坐镇哪里,哪里不日便会成为李家的囊中之物。
明州城的这些势力哪里来的,还不是十几年前,靖康危机发生时,父亲亲自拿下来的嘛?
本以为来这里,会一战成名,成为他收服人心的投名状。
没想到,真到自己来掌控全局的时候,一切竟然会变得如此艰难。
他恨不得粮食能说话,告诉他,到底要他怎么做?
李总管知道消息后,差点被一口米饭呛到背过气去。
他放下饭碗,直奔李浩熵的住处,“公子,当务之急,是要把那些粮食转运到附近粮仓中去,实在不行,租借一些仓库也使得。”
到这个时候了,颜面有什么重要的。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李浩熵只顾仰头灌酒,完全没有把他的话听进去。
面对这样的少主,李总管急火攻心,脸堂都变成了暗红色。
他跺着脚,想要分辨什么,可终究是白费口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