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历史又重演了 (第2/2页)
去年的这个时候,早已经有生姜贩子上门了,但是今年生姜的价钱不但低,而且还到了无人问津的地步,就跟前年的白瓜一样,历史又重演了。
旺水村的人还好一点,可以寄望林初夏的农家乐买出去一些,但是附近的村庄,真是一斤都卖不动,因为他们有村民到到镇上问过,那些菜贩子也收的很少,靠近镇上的农民能够将生姜卖出去就不错了。
当然,生姜有一个比较好的地方,就是在地里放上三四个月也没有问题。
但是农民看到自己的农产品卖不出去,心里还是会愁呀,因为放在地里,不能变成钱,这跟白种没有什么区别。
而且也不能一直放在田里呀,这样会影响到明年的春耕。
林初夏听到这样的事情,她觉得很担忧。
她做农家乐,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想帮村民把农产品卖出去,但是整个乡这么多的生姜,单靠她的农家乐,是根本就无法销售出去。
能够把旺水村的生姜全部卖出去,她就已经觉得有难度了。
毕竟生姜不能当菜吃,它只适合做配料,而且每次用的量也不多。
就像宋子文的圣天生态园的餐厅和鸿海集团的饭堂,每天加起来用姜量平均也是一百多斤左右,一个月他们能够拿到五千斤姜,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鸿海集团其实有很多间分厂,但是它们是分散在几个镇街,而林初夏的农家乐只是配送到集团总部,所以生姜的需求量不是很大。
但是像林初夏家里,今年就种植了一千多斤姜,整个村里的姜保守估计,也有几万斤呀!
林初夏的农家乐以前每个月可以卖几百斤姜,现在群里的客户多了,加上双喜酒楼,每个月估计可以卖出两千斤左右。
所以就算把旺水村的生姜都卖完,也要几个月的时间。
但是生姜可等不了这么久了,因为放久了它就会发芽了,这样卖相就不好了。
再买不出去的话,新姜又要上市了,所以只能变成没有要的垃圾了。
所以林初夏真的很想有一个办法帮乡亲们将生姜卖出去。
这可是农民辛劳了大半年的时间才种出来的,就是能把肥料钱拿回来也好呀!
她在想,要不要找上次到电视台采访的那个记者帮一下忙,让她报道一下。
上次那个记者很热心的加了林初夏的微信,因为她挺喜欢林初夏的,所以林初夏想要联系她,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林初夏为了自己的事情可能不会去求她,但是为了乡亲们,她就要鼓起勇气去问一下。
至于鸿海集团的其它饭堂要不要生姜,如果再过两个月,真的没有办法买完的话,她也会找时机跟韩城说一下的。
不过她希望不用麻烦到韩城,因为韩城在农家乐这件事情上,已经帮了她很多了。
他们很快的就到了双喜酒楼,将农产品交给厨房的人后,他们就找了一个位置坐了下来。
张浩灵看到林初夏又来吃饭,当然很高兴了,连忙上前亲自的招呼起来。
不过他又有点担心,欧阳天会不会突然像昨天那样又来这里了。
说实话,林初夏来这里的时候,他一点都不希望欧阳天来这里,他觉得他来了会破坏这里的气氛。
万一林初夏知道了自己跟欧阳天是表兄弟关系的话,她可能不会常来这里吃饭的,只怕每次送完货就匆匆的走人了。
对于林初夏送来的农产品,他有认真的看过,质量确实很好的,而且价格也不是很贵,跟市场的差不多。
而且林初夏还很会做人,不但会送一些农产品给他,还会来这里吃饭,就是互相帮衬的意思。
他也向一些老顾客打听过,他们都说口感不错,很有原生态的味道,叫他以后可以多进一些。
撇开个人的感情来说,单单是她所卖的农产品,他还是很期待和林初夏长期合作下去的。
毕竟,好的货源也不是那么容易找到的。
聂清风坐下后,看看时间已经快到十二点钟了,就快到小禾的下班时间了,她有点想叫小禾一起来吃饭的想法。
她和小禾虽然不常见面,但是却经常在微信里面聊天。
所以她知道小禾成为了凌野临时秘书的事情。
她在林初峰家里见过凌野,知道她跟林初夏认识,于是就跟她说起这件事情。
林初夏听了后觉得有点意外,她没有想到世界这么小,小禾居然成为了凌野的秘书。
得知聂清风想叫小禾一起来吃饭,她当然说好了,还说反正表哥也是十二点多才有时间过来吃饭的,叫小禾慢慢过来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