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莹电子书www.ibingtxt.cc

字:
关灯 护眼
冰莹电子书 > 我师兄实在太暴躁 > 第125章 祖龙石壁

第125章 祖龙石壁 (第2/2页)

“微臣告退。”

目送魏时兴离开,皇帝吩咐左右道:“你们都下去吧,没我旨意,都不要过来。”

周围的奴仆和宫女们纷纷告退,皇帝陛下又对陈公公说道:

“至山,你也下去吧。”

“老奴告退。”

遣走四周的人,皇帝陛下伸了伸懒腰,腰也不再崩得笔直了,腿也不用靠得那么拢了,整个人顿时轻松了起来,时刻端着的皇帝架子彻底放下,进入一种彻底放松地状态。

一个人负手在后,沿着花园小径前行。

他这么多年真的开心吗,背叛了那么多弟兄,还有昔日老皇帝,那个全天下最信任他的人。

那个人,只需他一句话,便遣走赵国太子,边疆守卫多年,不得回朝。

甚至最后身死道消之时,也没能看见儿子一眼,只因为邱弘绪制造了一场边关突袭,令赵国太子没能回来奔丧,从而给他窃居帝位留下足够多的时间。

不知不觉,他已经从后花园走进了密林,正如他登基以来,时间飞逝,眨眼之间,已经过了近三十年了。

穿过密林进入密室,这里是皇宫密道,可以通到皇城一角。

这处机关秘地,朝内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皇帝走进密室,抬手一股劲气射出,四周立刻灯火通明。

这里依山而建,里面有一个空旷的大殿正厅,厅内三面人工砌筑,一面是天然石壁。

而这面石壁之上,一条五爪金龙附着在上,龙头探出两丈有余,龙鳞龙须,栩栩如生,仿佛一尊真龙石化。

这当然不是真龙,而是一条远古石龙,在此不知几千几万年了。

石壁稍显潮湿,长满绿斑青苔,石龙向前探出的脑袋,微微张开龙嘴,内含一颗五彩琉璃色,莹莹发光的龙珠。

每隔一段时间,从龙口之中,便会滴下一滴灵液。

世人将其称之为“龙髓。”

而凝结龙髓的时间不固定,总是和国运有关。

这块龙壁之上,密密麻麻刻满了前朝皇帝的姓名,经历多少王朝更迭,不变的始终是条石龙和他不时诞下的龙髓,墙上的刻字却鲜有人知道。

龙嘴下面放置一张石桌,石桌上面有一只青玉宝瓶,皇帝拿起青玉宝瓶,里面空空如也。

“该死。”

皇帝开始自责,难道是他还不够勤勉吗,难道是国中有不得安乐的臣民吗。

当然,国内受苦的百姓肯定很多,毕竟世道如此,人心险恶,但这并不是他故意造成的,再者说了,历朝历代都有受难的贫苦子民,龙髓不是照样凝结吗。

除非天灾频繁,贪官酷吏横行,致使民怨沸腾,已经影响到国家气运的时候,龙髓才停止凝结。

现在大泽王朝至少表面上国泰民安,没有臣民暴丶乱,就证明他这个皇帝是称职的,至少比上一代赵家王朝称职。

皇帝陛下在储物戒内,取出登基时的龙袍,扶正龙冠,整理好衣着,在蒲团上跪下,面对龙壁,恭敬行礼。

“祖龙在上,大泽王朝开国皇帝,邱弘绪叩拜天龙,愿保佑我朝顺序延年,国祚永存。记得当年宣胜皇帝在位之时,帝心不稳,国政庸怠,各级地方官员横征暴敛,致使民怨沸腾,时常有饿殍在地,灾民易子相食,弟子无奈,最后取而代之,虽然大逆不道,实则天命所归。望祖龙垂怜,凝结龙髓,助我修行。”

啪。

一滴龙髓诞下,滴落在玉瓶之中。

皇帝暗暗舒一口气,拿起桌上青玉宝瓶,仔细观看,才道与之前一样,浓郁仙灵,十分宝贵。

收集龙髓的青玉宝瓶十分奇特,瓶内自成乾坤,万年不腐。

不过,这只宝瓶也只是仿制,真品并不在他手中。

放下高仿的青玉宝瓶,皇帝陛下十分满意的离开大殿,谨慎的锁好大殿铜门,收起登基所穿的朝服,换成一般闲衣,转过偏殿,进入一条通道。

通道底部,一间密室,此时坐着两个黑衣人,见到皇帝陛下进来,双双下跪请安。

皇帝陛下今天心情甚好,见到这两个人,想着怕是双喜临门。

这两个人正是令人闻风丧胆的毒龙台四大台柱。

世人都晓毒龙台狠毒,尤其以四大台柱最胜,分别名为:报国,守岁,丰登,除夕。

此时下面跪着的二人,便是其中报国和守岁二人。

这二人一直暗中参与猎狐行动,而这个行动,皇帝至少策划了十年。

皇帝还未坐下,急忙问到:“报国,猎狐行动如何,可有帝器下落。”

报国和守岁皆不敢搭话,只是不断磕头求饶。

报国说道:“属下无能,请陛下责罚。”

守岁也跟着说道:“属下无能,请陛下责罚。”

皇帝见状,收起喜悦之情,缓缓坐在石凳之上,严声道:

“说,到底怎么回事。”

报国和守岁跪地先是告了罪,之后二人相视一眼,由守岁来说。

只听见守岁哭诉道这次行动之所以失败,不是因为己方无能,主要是因为对方太过狡猾。

毒龙台经过多年努力,终于查到银狐就在秋霞镇隐居。

他们亲自隐藏身份,乔装改扮之后,在秋明镇住下,一个打铁,一个捕鱼,硬生生呆了十年。

最后终于取得了银狐信任,就在几日之前,眼见就要套出实情,却被半路杀出的青面王出手,把银狐给救走了。

“青面王?他怎么会知道。”

“属下也正纳闷,这事秘密进行,怎么会泄露给青面王,于是属下派出探子再查,才知道青面王和银狐有旧,出事当日,刚好青面王南行归来,听见银狐呼救,出手阻止了本次行动。”

皇帝陛下听闻火冒三丈,一掌击碎面前石桌,咆哮道:

“这就是你们给我的结果?十年啊,用了多少人力钱财。”

“属下该死,属下死罪,求陛下开恩。”

二人磕头如捣蒜,哭丧着不断求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