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诡异塑像 (第2/2页)
在行进的过程中,他们检查了几座土砖房,发现里面灰尘的厚度都快赶得上毛毯了;一些器物也风化得很厉害,有些金属已锈蚀成了渣;尽管如此,他们还是从器物的造型和纹饰上看出是明代中期的产物。
据此,林泽推测,这个砖场应该建于明代正统至万历年间,至于有什么作用他还是想不出来。
据他所知,正统至万历年间是明朝的鼎盛时期,那时候的百姓“家给人足,道不拾遗,夜不闭户”,一派繁华太平的景象。
所谓盛世收藏乱世藏金,就拿宜兴紫砂来说吧,起源于明正德年间,受到广泛关注和文人墨客的追捧,就在明朝中期。
世道太平就没有战争,没有战争就不用修建大规模的工事,而眼下这个砖场规模之大令人咂舌。他想不通,为何在堪称盛世的大明朝,有人要在这里建这样一个砖场呢。
“哎,小林。”龙老大问,“同是出自明代,你们要找的明代墓,会不会就在这里的某个地方。”
“有可能,但概率很低。”
“哦?为何这样说?”
“我们要找的东西在明朝初年建成的墓葬里,而这个地方到了明朝中期才建成,时间对不上。”
“会不会有这种可能,在明代,江浙一带的山区因地理条件优越的缘故,成为了风水先生为权贵选墓址的首选,于是,一些贵人死后就埋在这里,而后,世人纷纷效仿,逐渐形成风气。”
林泽已经听明白龙老大想要表达的意思,但杨隽凯愣是没听懂:“龙老大,能不能说得简单一点。您说的倒是标准的普通话,吐字也清晰,但很深奥,我硬是没听明白。”
“哈哈,我来解释给你听吧。”林泽笑道,“龙老大的意思是,这个砖场的主人在听说早年有很多权贵埋在这里,就认为这里是风水宝地,于是,在这地方建了砖场,为建造墓穴提供所需。”
杨隽凯仍觉得云里雾里的,说,还是没听明白。
一旁的马德草倒是听明白了,他借机揶揄:“我自认为够笨的,没想到你和我一样。我都听明白了,你怎么没听明白呢。龙老大的意思是,砖场的主人听说早年很多贵人埋在这里,早年,懂吗?说不定就包括咱们要找的墓主人。懂了吗。”
这下杨隽凯是真听懂了,他挠了挠头对马德草说:“还别说,我比你还笨。看来,以后得向你多学着点。”
马德草装出欣慰的样子,点了点头:“嗯,孺子可教也。”
大家哄笑起来,杨隽凯笑着捶了马德草一下:“哟,你还当真了。”
众人继续前行,走了大概有十分钟,到了土房区的边缘,泥塑的队列也到头了。
先前,林泽在检查过几尊泥塑后,就没留意其他的,想着这些东西是批量生产的,总归是千篇一律没多大区别。
现在,一路走来,无意间又看了一部分,发现这些泥塑看上去都很逼真,而且,男女老少各个年龄的都有,表情虽然都很肃穆,但姿态各异,有些甚至还坐在地上。
他越发觉得不解,心说,这到底派什么用场的呀。
其他人的想法跟他差不多,但都没吱声,因为,大家都知道,在他们这些人里,没人能够解惑。
杨隽凯是个健谈的人,换句话说是个话痨,在初接触林泽的时候,他考虑到要给对方留个好印象,所以,一直控制着想说话的欲望。
现在,尽管才短短的两天不到的时间,但他自认为与林泽已经混熟,于是乎,他爱话痨的特征开始肆无忌惮的表现出来。
离开土房区域后,他实在憋不住了,说出了又让林泽摇头不已的话来,同时,他对林泽的称呼有了不小的改变。
“我说小林子,你说,这些泥塑会不会是摆在这里供人参观的,就像美术馆里的雕塑一样。”
“打住。”林泽瞪了他一眼,“喊林公子,或者林哥,甚至小泽也行,但千万不要喊小林子,听着就感觉像是在喊太监。”
“哈哈,行,行。不喊小林子。”杨隽凯哈哈笑着答应。
“唉,要我怎么说你。”林泽摇头叹气,“这里在百多米的地下,谁会吃饱了没事,冒着被大蛇吃掉的危险来欣赏这些泥塑。你呀,以后说话真得动动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