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莹电子书www.ibingtxt.cc

字:
关灯 护眼
冰莹电子书 > 我真没想当昏君啊 > 第七十二章 天变

第七十二章 天变 (第1/1页)

“陛下请看这里。” 礼部尚书闵宏指着文中一段描述颇为愤慨。 “此人竟谏言朝廷应当减少祭祀,将精力与财力投注于时政建设,这岂非荒天下之大谬?” “天下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哪一项不依靠天神庇佑?减少祭祀,触怒天神,则我大秦危矣。” “此子所言,实乃误国之论,罪该万死,依老臣所见,应当找出这狂背之人,施以极刑才是。” 秦羽看着手中的文章,却是嘴角一勾。 “依朕之见,此人不仅无罪,还是当今天下少有的人才,这恩科状元,非此人莫属。” “什么?这……陛下万万不可啊!” 闵宏脸色大变,立马双膝跪地。 “陛下,一旦钦点此人为状元,恐民心大乱,若真信此人谗言,恐气象倒悬,神罚降世啊!陛下……” 闵宏不断磕头劝谏,可秦羽根本置若罔闻。 直接一挥手,示意门外的侍卫进门拖走了闵宏。 闵宏继续跪在门外不断哀求,可始终得不到秦羽的回应。 知道事关重大的闵宏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起身前往中书省,将此事告诉了所有在宫中办公的大臣。 可谓一时激起千层浪,得知这一消息的大臣,无不变色。 当今陛下钦点这篇文章的作者为状元,无疑是释放了一个很明显的信号。 在这位陛下心中,对于神明,没有丝毫敬畏之心。 身为天子,拥有如此想法可是个不得了的大事。 不到半天功夫,得到消息的一众公卿大臣便齐齐跪在宫外集体求见,并血书上谏。 可秦羽拿起血书之后,看都没看一眼,便直接扔到一旁,办事依旧是我行我素。 一番仔细挑选之后,秦羽终于是从这些歌功颂德的文章之中,挑出了三篇稍有独到见底的文章成为头三甲。 而那篇被秦羽钦点为状元文章的作者,也不出秦羽的预料,正是上官流云。 待到放榜之日,这头三甲的文章公示出来之后。 立马便在整个汴京城,引起了轩然大波,百姓无不惶恐。 “不能再让这昏君这么胡作非为了,咱们必须做点什么。” “对,咱们必须反抗,不然这大秦,迟早要毁在这昏君手里。” 民间对于秦羽反抗情绪高涨,短短三日之内,汴京就爆发了两次大规模游行。 数千民众聚集在朱雀门前,挥舞着锄头、扁担,声称要面见秦羽讨要说法。 最后的结果却是被秦羽动用武力镇压。 这一消息就仿若长了翅膀一般,飞速在全国扩散。 近几年大秦本就气候异常,粮食大规模减产,这一消息出来之后,秦羽这位皇帝自然而然便成了最好的背锅对象。 文人士子无不议论,说这是“天人感应”。 朝政有失,上天会降灾谴责帝王;如不自省,则会出怪异现象警告;如果还不悔改,上天会改变授命。 民间也是很快出现了大量童谣。 “天子失德,天降灾荒,皇位异主,天下富足。” 这摆明了就是有人在背后撺掇,但这些都不重要了。 痴迷于天人感应这一套的民众,殷切地希望皇位能够易主。 这段时间,秦羽的民心,也是直接降到了可怜的3点。 【叮,监测到宿主民心抵于5点,解锁成就:人神共愤】 【人神共愤:民心值低于5点时激活,激活状态下,每日扣除任圣点5000】 【宿主还请自求多福】 面对这样的系统提示,秦羽哈喇子都流了一地。 每日关在御书房,静静地欣赏着自己暴涨的任圣值,至于外界的纷乱,依旧是没有任何理会。 终于,两个月之后。 本就在民间拥有极高声望的燕王,顺应民意,在幽州登基称帝,帝号德武。 而各地州府的官员,也是纷纷表示归顺。 这一点秦羽并不奇怪,这各州的官员,本就是各地士族的代表。 秦羽先前那一系列举措,已经是严重损害了士族的利益,自然不会获得这些州府的支持。 转眼之间,秦羽便成了孤家寡人,仅仅依靠着手中的军队,控制着汴京这一城之地。 朝中的一众大臣们,齐齐选择了沉默。 不少人更是已经身在曹营心在汉,虽然在明面上依旧尊称秦羽为帝,但在私下,却与燕王有所勾连。 这些秦羽自然是看在眼里,但却并未有采取任何行动。 至少表面上看起来,确实是如此。 五月初三。 德武皇帝秦仪,率领十万白虎军御驾亲征,南下讨伐秦羽。 得知这一消息的汴京城,彻底乱了套。 无数民众收拾行囊准备逃离汴京城,其中趁火打劫者数不胜数,汴京的治安彻底乱了套。 面对这一情形,秦羽立马下令关闭城门,并且调动十万青龙卫入城,并在汴京城实行严厉的宵禁与军事管制。 这大半年以来,秦羽一直都没有松懈过对于军队的掌控。 羽林卫、京中四营与青龙卫这十五万大军,从上到下几乎所有的军官,都是秦羽亲自任命,并且接受过秦羽的恩惠。 毕竟秦羽不傻,他很清楚,只要手中握着军队,自己的安全就能够得到保证。 五月十二。 汴京城中爆发叛乱,以白莲教为首的一只叛军,“秘密”组织九百人在城内放火,意图制造恐慌,煽动民众攻入皇城。 可行动刚刚开始,便被早已埋伏在附近的羽林卫逮了个正着。 处决这九百多人的叛军之后,秦羽也是借机对汴京城内的敌对势力进行了一波清洗。 城中所有与白莲教存在勾连的势力,全都在这次行动中被一网打尽。 城东菜市口,一连九日,血流成河。 没有人知道这些消息究竟是如何走漏,毕竟这些势力与白莲教全都是单线联络,并且极为小心谨慎。 即便是在白莲教内部,这些消息都是属于绝密,只有白莲教高层才能掌握。 可这些消息偏偏就暴露了,而且暴露得彻彻底底。 而白莲教在汴京的窝点,怡春院却是没有受到丝毫影响。 好似……所有被抓人员,都是铁骨铮铮的汉子,倒死,也没有出卖怡春院一丝一毫的情报。 此事在后来的历史上,也成了一个悬案。 往后数百年,白莲教虽然没有被彻底剿灭,但在民间的威望却是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所有人都在怀疑,打着叛乱旗号的白莲教,是否与朝廷存在勾结。 虽然这有些匪夷所思,但却是这场悬案唯一的解释。 秦羽借助这次清剿,已经将汴京城内几乎所有的不安定因素,全被肃清。 而军管下的汴京,也终于是暂时回归了平静。 不过,这表面的平静之下,究竟隐藏着多少颗躁动的心,那就谁也不知道了。 六月十一。 历经一月时间的长途行军,十万白虎卫终于抵达汴京,并在汴京城北五十里外安营扎寨。 斥候探查之后,秦羽发现,此次他所面对的敌人,远不止已经称帝的燕王这么简单。 关陇,山东等地的士族,也是纷纷出人出力,竟是组建了十三万士族大军助阵。 所以,他所面对的敌军数量,远不止十万,而是有足足二十三万之多。 其实敌军势大,倒不是秦羽面临的主要问题。 关键是城中的余粮本就不多,再加上汴京城人口众多,想要同时兼顾城中居民与军队,城中余粮,满打满算,也就能食用三月之久。 而燕王与士族的军队,却可以从全国各地,不断获得补给。 就是围而不攻,也能活活拖死秦羽。 明眼人都看得清楚,形式,对如今的秦羽,那是极为不利。 “臣妾……愿与陛下,同生共死。” 徐蕊依偎在秦羽怀中抹着眼泪,神色中满是憔悴。 徐蕊这段时间可没闲着,为了替秦羽挽回民心,她不断奔走于城内各大士族主事人的府上,意图劝说这些士族,获得这些士族的支持。 但结果嘛!自然是接连碰壁。 对于徐蕊这位皇后,好些主事人都是直接拒之门外。 秦羽心痛地撩起徐蕊的秀发。 “皇后不必如此,这一处境,朕早有预料。” “都……都这样了,还说没事,陛下就知道宽慰臣妾。” 秦羽也不知该如何解释,只能是拍着徐蕊的后背,默默给予安慰。 …… 燕王大军在城外驻扎的第二日,便有使臣到访,秦羽也是选择在奉天殿中召见。 “下官苏鸿文,奉德武大皇帝之命,前来诏安。” “诏安”二字一出,朝堂中群臣齐齐抬头。 但都未说话,或许是对秦羽这位陛下,已经彻底失望了吧! “诏安?朕又不是什么山贼叛逆,用诏安一词有些欠妥吧!” “呵……陛下如今不过是独居一城之叛贼罢了,下官以为,用诏安一词,并无不妥。” 秦羽打量着苏鸿文,眼中满是冷意。 担任燕王使臣之人,正是苏正卿次子。 先前苏家叛乱之时,苏鸿文便早早出城,随后一直下落不明。 燕王暗中培养白莲教,故意削弱朝廷实力,又在民间吸取名望,巩固自己的地位,显然是对于皇位图谋已久。 如今见到担任燕王使臣的苏鸿文,秦羽瞬间便已经说明了很多东西。 “当初苏家叛乱,也是受燕王指使吧!不然你们苏家又哪里来得底气,敢造我秦家的反。” 苏鸿文笑了笑,一言不发。 “你就不怕朕一怒之下,直接活刮了你?” “生死而已,下臣早已看穿,能够与家人重聚于九泉之下,未免不是一件幸事。” 苏鸿文不卑不亢,淡然直视秦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