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大棚 (第1/1页)
在华夏历史上,华夏人口总数一直就徘徊在千万左右,遇到战乱,甚至会锐减至百万级别。 可到了清朝之后,短短三百多年时间里,华夏总人口却暴涨到了四个亿。 造成这一巨变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土豆、红薯、玉米等高产作物的推广,大大提升了华夏的粮食产量。 其中,土豆的亩产量,在最理想的情况下,能够达到万斤之多。 正在为粮食问题发愁的秦羽,突然见到土豆,又如何能不激动。 很快,寿喜便被带到了御膳房。 万幸,秦羽下令及时,寿喜只是刚刚绑上行刑架,并未遭受严刑拷打,不然就这把老骨头可未必能撑住。 在诏狱走了一遭,还被绑上行刑架的寿喜,早已是吓得双脚发软。 见到秦羽,立马便是趴在地上一把鼻涕一把泪开始忏悔。 “老奴错了陛下,老奴是喝了猪油蒙了心……” “行了行了,你先回答朕几个问题,这东西,你是从哪里弄来的?” “这……这……” 寿喜浑身哆嗦,支支吾吾,一副魂不守舍的模样。 “只要你老实交代,先前之事,朕可以既往不咎。” 听到这话,寿喜面色大喜,赶忙道:“这是方大人查抄九州商会仓库时,搜出的洋芋,听说是个西方的好东西,特意献进了宫里,想给陛下品尝。” 九州商会会长乃是苏正卿次子,苏鸿文。 苏鸿志举兵谋反之时,苏鸿文便早已携带着苏媚儿早早出城。 苏鸿文虽然跑了,但九州商会的仓库却搬不走,在中书舍人方岳的带领下,羽林卫查抄了整个九州商会。 “立刻传方岳到御书房见朕。” 得到了最想要的消息,秦羽也没了兴趣和寿喜浪费时间。 因为先前的承诺,秦羽也没有再为难寿喜,只是将他贬出皇宫,任由其自生自灭。 秦羽命人将蛋糕送一份去秋叶宫之后,便迅速赶往御书房,不安地等候着方岳的到来。 待方岳气喘吁吁赶到御书房后,秦羽立马上前询问。 “你先前进贡的土……洋芋朕非常喜欢,你手中还有多少?” 方岳面色一喜,但随即又有些尴尬。 “启禀陛下,微臣嘴馋,已经与各部大臣们食用了一部分,剩下的,不足一筐。” 方岳有些懊悔,早知道陛下喜欢这东西,他就是打死也不会食用。 这可是自己绝佳的晋升机会。 “剩下的全部带入宫中,放心,朕绝不会亏待于你。” 方岳大喜,连连叩首离去。 待到下午,方岳手中与宫中剩余的土豆,全部被秦羽集中在了一起,足有87斤之多。 土豆的种植时间,一般是在春夏之际,而现在已经是十月底,根本无法正常播种。 若是挨过冬天再去种植,不免又白白耽误了数个月的时间。 思索再三之后,秦羽果断决定使用大棚育种,如此来年便可在开春之际,收获一大批土豆用来大规模种植。 但大棚选址却成了一个问题。 若是建在宫外,不仅难以照看,更要担心消息走漏之后,被有心人破坏。 思来想去之后,秦羽吩咐道:“来人,立刻将朕的御花园清理出两亩土地,朕有大用。” 秦羽一声令下,数十名小太监冲进御花园,开始了土地整改工作。 而要想建造大棚,便还有一个重要问题需要解决,那便是制作棚膜的材料。 这个时代可没有塑料薄膜,想选择一种既能透光,又能保温的材料,属实不易。 一番思索之后,秦羽倒是很快便想到了替代品——丝绸。 只需要选用质地轻薄、透亮的上好丝绸,再刷上一层油脂,便能同时解决透光与保温的问题。 但少府的库房之中,根本就没有这么多的丝绸可供秦羽挥霍。 面对这一缺口,秦羽自然而然便打起了国库的主意。 可怎么说服户部尚书,让他支持大棚建设却是个不小的难题。 “老臣班宏义叩见陛下!” 班宏义本是中书侍郎,因与原刑部尚书刘康伯存在过节,并未投靠苏党。 一个月前,得到秦羽的秘密会见之后,班宏义立马点齐四十八名府兵投靠了秦羽。 也就是因为这次投靠,让他升任为如今的户部尚书。 “爱卿快快请起,来人,赐座。” 秦羽亲自搀扶着班宏义坐上座位。 “爱卿刚刚上任,积压的公务必然不少,事有轻重缓急,可万事都不如爱卿身体重要,爱卿还要注意休息才是。” 秦羽这一番礼贤下士的举动,瞬间让班宏义的脸上绽放出晒足一百八十天的笑容。 班宏义擦拭了一下眼角的泪水,心中感动至极。 心中暗想:陛下虽说有时候喜欢胡闹,却有一颗体恤臣民之心,假以时日必定成为一代圣主明君。 “老臣,愿为陛下肝脑涂地,不知陛下召见老臣,所为何事?” “近日朕在一本古籍之上看到一种祈福之术,此术可使农作物冬天也能正常生长,可谓神异非凡呐!” 班宏义脸上喜色迅速收敛。 “寒冬腊月,万物凋敝乃是天理,江湖术士妖言惑众,陛下万万不可轻信呐!” “爱卿所言在理,但朕身为天子,每每念及我大秦子民常年遭受饥饿之苦,便是寝食难安,得此神术,若不尝试一番,总觉心中有愧啊!” 秦羽这一副悲天悯人的架势,很快便感染了班宏义。 虽然班宏义依旧觉得这所谓的神术不靠谱,但他却被秦羽的爱民之心所感动。 “不知微臣可有能够帮衬陛下之处?” 眼见对方上钩,秦羽心中一阵窃喜。 “施展此术,尚需轻薄丝绸百匹,少府库存不足,因此……” 班宏义果断答应了秦羽的要求,毕竟也就一百匹丝绸罢了,对于户部来说根本是九牛一毛。 当然,更关键的是,这位新上任的户部尚书,不忍扫了当今陛下的爱民之心。 秦羽拿到丝绸之后,立刻找到尚衣局奉御,让其将丝绸每十匹为一组进行缝合。 三日之后,丝绸的缝合完成之时,御花园的整理工作也已经接近尾声。 在御花园的中心区域,开出了十块宽五米、长三十米的长方形土地。 每块地的中间区域则使用地砖铺设了一条烟道,作用便是可以在必要时通过生火来给大棚升温。 秦羽指挥着小太监,插上拱形竹竿,再铺上丝绸制成的棚膜,十个简易版的大棚,便是建造完成了。 那87斤土豆,秦羽则全部命人切块之后,种入大棚之中。 当然,土豆种植仅仅用了三块地,剩下的地,秦羽准备种植一些青菜,这样大冬天的也能吃上一口青菜。 御花园忙得热火朝天之时,十几位朝中大臣却是闻讯而来。 新任工部尚书薛文山,看着面目全非的御花园,满脸肉痛。 户部尚书班宏义则是注视着角落一堆被随意堆放的灌木,嘴角不断抽搐。 “羊角槭、天目铁木、广西火桐……这些可都是价比千金的稀有植被啊!完了,全完了。” 赵合、徐兴昌、马榆、孟思远等一众大臣,看着埋在地里的上好丝绸,全都是眼角一阵抽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