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锦囊妙计 (第1/1页)
“爹,大事之期临近,心绪难静也是自然之事,区区一个赵合罢了,咱们完全没必要为此费神。” 另一边,苏正卿次子,九州商会会长苏鸿文宽慰道。 可长子与次子的劝说,并没有彻底打消苏正卿的疑虑,他依旧是眉头紧锁。 “陛下忽然调阅了近年来的所有奏折,这可是从所未有之事,你们就不觉得蹊跷?” 苏鸿志道:“爹,据我所知,那昏君不过是随意翻看了一遍,并未仔细研究。” “再说了,这些年经过三省的奏折少说也已经上万,即便是始皇在世,短短六个时辰,也摸不清头绪,他一个蠢货又能看出什么门道?” 苏鸿文也道:“是啊!爹,媚儿那边也已经传来消息,陛下并未对我苏家起疑,您就算怀疑我与大哥的推断,媚儿的判断,您总该相信吧!” 苏正卿缓缓起身,在密室踱了两步。 随后忽然顿住。 “那名忽然冒出现的刺客,不仅打乱了咱们的计划,更是让咱们损失了大半的宫中内应。” “一月之后,陛下便要行冠礼,冠礼之后便要亲政,留给咱们苏家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此事关乎咱们苏家所有人的命运,绝不可出现半分意外。” 苏鸿志思索片刻,上前一步。 “爹,我明白了,无论这赵合是不是那昏君布下的一招暗棋,他都必须死,孩儿这就去办。” 苏正卿微微点头。 苏鸿志立马便杀气腾腾地离开了密室。 苏鸿文斟酌片刻,上前道:“爹,那昏君今日一早便秘密出宫前往了怡春院,孩儿思索许久,也不知一个那方面的废物,为何会前往此等烟柳之地,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蹊跷?” 苏正卿的嘴角难得地出现一抹嘲弄。 “俗话说得好嘛!一个人越是缺少的东西,往往越想表现,陛下正值年少,有此爱好不足为奇。” “那咱们要不要趁机……” 苏鸿文说着右手在脖颈前比划了一下,眼中满是杀机。 “不必了!” 苏正卿微微摆手,冷笑道:“这盘棋早已成为死局。” “先前想除掉他,是为了扶持一位更好掌控的幼主,让咱们苏家有更多的时间来笼络天下民心。” “可他朝会时公然宣称想要修建园林之后,老夫便改了主意。” 苏鸿文思索片刻,试探道:“难道……爹是想借此造势?” 苏正卿嘴角微微上扬。 “不错,天下苦秦久矣,此事只要运作得当,便可在民间激起不小的民愤,待咱们成事之后,也可借此笼络民心。” “因此,在舆论形成之前,陛下还是活着对咱们更加有利。” “民愤,总要有个发泄口才是。” 苏正卿双眼微眯,最后叮嘱道:“记住,这段时间你务必派人紧盯陛下的一切举动,即便是其身边之人,也要给老夫盯紧喽,出不得半点差错!” 苏鸿文了然点头。 “孩儿,明白了。” …… 青州以西五十里的官道之上,赵合在两名差役的押送下,正缓步而来。 “赵大人,前方便是青州地界了,离京这么远了,这枷锁小的就给您取了吧!” 其中一名差役上前试探道。 赵合在汴京城中,那是出了名的清官,名声一直不错,这两位差役自然也是早有耳闻。 因此,在押送过程中,这两人不仅没有刁难,反而还多有照料。 若不是赵合不同意,这副枷锁在离京之时,便早已取下。 早已被枷锁折磨一路的赵合向四周看了看,发现并无他人之后,终于是点头同意。 “咱们这位陛下也真是……唉!” 一名差役欲言又止。 “哼……赵大人可是朝中少有的忠臣,如今竟落了个发配的下场,陛下他就是昏庸,这有啥不敢说的。” 另一人愤愤不平道。 赵合活动了一下早已僵硬的关节,听到这话立马神情一肃。 “休得胡言,朝堂之事又岂是你们所想的这般简单?这次本官就当没有听见,要是再有下次,可别怪本官翻脸无情。” 两名差役撇撇嘴对视一眼,也不好争辩。 赵合修整片刻,又从怀中拿出一个小木盒。 木盒打开,除了一块绢布,一枚虎符之外,还有一个小巧的锦囊。 绢布赵合早已看过,就是一封密诏。 而锦囊之中是何物,他却全然不知。 他还清楚地记得,陛下在狱中曾经特意叮嘱,锦囊需要到达青州地界,才能打开。 如今时机已到,赵合终于是忍不住心中的疑惑,小心翼翼地打开了锦囊。 锦囊之中仅有一张小纸条,而纸条之上的内容,赵合展开只是看了一眼,便是瞬间脸色大变。 …… 苏鸿志带领着一队人马星夜兼程,终于在距离青州三十里处,发现了两名负责押送赵合的差役。 “赵合在哪?” 苏鸿志一脸严肃地质问道。 两名差役抱头痛哭。 其中一人指着身后哭诉道:“赵大人他……他……投河自尽了!” 苏鸿志眉头一皱,“仓啷”一声拔出佩剑,剑尖直指一人咽喉。 “赵合一介文弱书生,身上还带着脚镣与枷锁,又怎么可能当着你们的面投河自尽?说……是不是你们故意放跑了他?” 两人满脸惶恐,赶紧解释。 “大……大人……您就是给咱兄弟十个胆子,也不敢放跑陛下钦点的钦犯呐!这可是要掉脑袋的!” “大人……小的们也是听闻赵大人清名,不……不忍其受苦,这才善做主张,卸去了脚镣枷锁。” 苏鸿志满脸狐疑审视着两人,目光冰冷道:“详细说说,究竟是怎么回事?” 那二人赶紧一阵解释。 “松……松开脚镣之后,赵大人并无异样,我兄弟二人这才放松警惕。” “可哪知行至安阳河畔,赵大人忽然大笑三声,还……还出言侮辱当今陛下。” “最后大呼‘大秦命不久矣,既已无力回天,何不效仿原灵均’,说完,便投河了。” “我兄弟二人立马下河打捞,水流湍急,我兄弟二人根本无力回天。” “小的们自知有罪,可家中上有老下有小,还请大人开恩呐!” 两人连番扣头。 苏鸿志则是紧盯着那根光溜溜的脚镣脸色阴晴不定。 “你二人罪责,回京之后陛下自有定夺,带走!” 两人被带走之后,苏鸿志还是有些不放心,遂下令队伍延官道与河道继续搜索。 可连续搜索三天,依旧是一无所获的苏鸿志也只能是选择放弃,返回了汴京城。 又过了一天,官道旁的密林之中,一道人影拨开灌木丛缓缓走出。 此人,赫然正是赵合。 赵合再次掏出那张纸条,只见纸条上写着一行小字。 “苏相谨慎,必然灭口,爱卿唯有假死方可逃生。” 张合叹息一声,随后便将纸条撕得粉碎。 “陛下……真乃神机妙算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