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金匮之盟(中) (第2/2页)
“如此看来确有存疑之处。”静觉大师道。
“还有据奴家所知宫禁之内是不可携带兵器的。”柳如烟接着道“也就是说德昭入宫见驾自己是没有刀剑的那这自刎的刀剑又是从何而来?”
“这??”静觉大师捻着胡须的手停住了“此事真是细思不得细思不得啊。”
“还不止于此。”柳如烟又道“这德昭逝后二年太祖幼子德芳也突然暴毙时年方二十三岁。而据起居注所录德芳是寝疾薨也就是睡了一觉就死了。这实在不合常理。”
“如此众多疑点莫非全是巧合不成?”柳如烟又补了一句。
“以小僧之见巧合太多便不再是巧合。”亥言道“而且倘若所有的巧合皆指向一事那便更加不是巧合而是预谋了。”
“小师父之意是??”静觉大师看着亥言道。
“我就明言吧若这金匮之盟确实存在那我也相信是三传约而非独传约。”亥言道“也正因是三传约才令太宗渐生歹念。不过小僧此论也是由果及因从结果反推其动机而得。故而也不敢定论。”
“听小和尚之言奴家倒觉得这三传约或许还有佐证。”此时柳如烟若有所思道。
“哦娘子又想到了什么赶紧说来听听。”亥言一脸兴奋道。
“奴家方才仔细想了想确有所获。”柳如烟道“记得当年太宗以遗命即位除了有金匮之盟一说之外其以晋王之号出任开封府尹亦被视为凭证。”
“娘子所言可是自前朝梁、唐、晋、汉、周以来以开封府尹为‘储君’的传统?”亥言马上问道。
“正是自前朝以来开封府尹并非常置官职实乃为储君加授。”柳如烟道“而太宗即位之后便封其弟廷美为齐王授开封府尹立储之意不言自明。不仅如此奴家记得太宗还让太祖之子德昭接任了廷美之前的京兆尹兼侍中之职这不正暗合了‘三传约’以次传位之说吗?可见太宗自己并非不知金匮之盟乃是三传之约。”
“柳女侠之学真是令人佩服也难怪这其中破绽逃不过你的法眼。”静觉大师道“不过贫僧却有个疑问。”
“大师请讲。”柳如烟道。
“既然太宗已按传位之约安排了如此任命说明他已接受了三传之约定怎会又起异心对太祖二子下手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静觉大师道。
“大师以小僧之见这前后矛盾就对了。”亥言马上道“此正是人心所致”
“何解?”静觉大师追问道。
“以小僧所料初即大统之时太宗确有遵约之念所以一切行事安排皆是以三传之约为矩。”亥言道“可是寻常百姓尚有贪念何况是坐上君位之人。加之即位经久太宗掌控朝纲之力日增又岂肯再将江山拱手让于非嫡之人。渐起异心亦是人性使然。”
“惭愧惭愧这权欲之念小师父比老衲看得更深啊。”静觉大师一边点头一边道。
“也并非如此只是大师慈悲为怀惯于以善念度人罢了。”亥言道“可这皇权之争历朝历代又有多少狠辣诡谲之事即使以最险恶之心揣测怕是也不为过。”
“哎??”静觉大师长叹了一口气。
“如此说来这三传约自然是对太宗大大的不利。”此时武松也彻底听明白了“这足以说明他以盟约即位在先却又背盟于后违母遗命是为不孝不遵遗诏是为不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