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反坦克火箭筒 (第1/1页)
他躺在地上不停抽搐。却没有办法阻止鲜血,从他的颈动脉里面喷涌而出。 看到秦时明他们这边的机枪火力,被火炮轰击给压制住了。日军指挥官便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来,他大喊一声道:“继续轰击,压制敌军机枪火力,步兵继续向前推进!!” 听到了他的命令,日军坦克车上面的火炮,便慢慢地调整射击角度,对着前方比较高的建筑物,以及可能存在机枪火力点的位置,进行瞄准。 可就在这个时候,一发拖曳着尾焰的火箭弹,在一阵尖利的呼啸声之中,便向当头的一辆日军坦克飞射了过去。 日军在坦克车上面的观察员,还没有反应过来那是什么东西,就感觉到车体一阵震动。紧接而来的便是剧烈的爆炸声,还有他身体被尖利的金属刺穿,而产生的剧烈疼痛。 在坦克车里面的日军乘员,根本就没有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便已经被秦时明发射的反坦克火箭弹给送去见了天皇。 秦时明在一扇窗户后面,迅速地向手中的反坦克火箭筒,安装着火箭弹。 这种反坦克火箭筒,是最为经典的RPG火箭筒。在后世的恐怖份子手中,这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火箭筒,可谓是攻坚神器。 尤其是对于一些装甲目标,更是有奇效。 一些能够熟练使用火箭筒的人,甚至可以用这个,打下来低空飞行的武装直升机。 至于日军此时进攻他们的97式坦克,虽然名字是“坦克”可是其实际的防御能力非常有限,一些12.7MM口径的重机枪,甚至都能够打穿其脆弱的装甲。 不过在缺乏反坦克武器的中国战场上,这些薄皮的坦克车,却成为了众多中国士兵的噩梦。 “敌人有反坦克武器,注意!!” 日军在后方的指挥官大喊道。 他这边话音刚刚落下,秦时明便再次从窗户后面探出头来。将手中的反坦克火箭筒,瞄准了距离自己不到三十米的一辆坦克车。 那辆日军的坦克车观察员,也发现了秦时明。 “三点钟方向!!” 日军的观察员大吼道。 但是坦克车不必普通的步兵,可以立刻调转枪口,将炮口对准秦时明所在的方向。 他们需要一点点地准头炮口,通过履带的移动,来调整射击角度。 这个时间不算很长,但是却足够秦时明将反坦克火箭筒,瞄准日军坦克,同时恩下来发射火箭弹的扳机了。 “砰!!!” 在一声闷响之中,那一枚火箭弹,便再次飞射出去,然后拖曳着赤红色的尾焰,便向那辆日军坦克车飞射了过去。 能够破甲的弹头,轻轻松松地洞穿了日军坦克车的脆弱装甲,然后其战斗部在坦克车内部的驾驶舱轰然爆炸。 “轰轰!!!” 这一发火箭弹,在爆炸的时候,将日军坦克车里面储存的炮弹,也一起引爆。 这辆日军坦克车,在经过了第一声爆炸之后,随后便是一阵更为剧烈的爆炸。 在旁边的日军步兵,也是遭受了池鱼之殃,被炸的死的死,伤的伤。 “锁定敌军位置,火力压制!!轰击!!!” 日军的指挥官大喊着。 随后一发发炮弹,还有无数的子弹,就向秦时明所在的那栋建筑物飞射了过去。 秦时明迅速地将火箭筒,收入了系统仓库之中,便直接从另外一边的窗户,跳到了楼下。 他的身体机能,经过了系统的增强,已经远远超过了常人。从三层楼的高度跳下来,秦时明竟然毫发无伤。 刚刚落地,秦时明便立刻在对讲机里面,对各个街区的部队下令道:“放小鬼子的坦克车进来,利用集束手雷,还有反坦克地雷,摧毁他们的坦克车。” “是!!”谢长龙和白少卿两人的声音,同时从对讲机里面传来。 他们立刻就放弃了在街区最外围的防御阵地,转而向街区的中间位置退去。 日军的坦克车和迫击炮,又对外围的建筑物,进行了两轮轰击。 确定再也没有敌人,对他们开火之后,这些日军坦克车和装甲车,以及步兵,才开始再次向街区内部前进。 秦时明跳到了院子里面,然后通过墙壁上留下来的观察孔,注视着日军部队的推进。 “连长,小鬼子进入街口了,咱们中央街区的有三辆坦克车,两辆装甲车。 小鬼子的步兵,都跟随在这些战车的后面。至少两个小队。”在前方观察的士兵,在对讲机里面向秦时明汇报道。 秦时明道:“将他们放到第二个路口,然后引爆街道两侧的炸弹。 那边有几根电线杆,倒下去之后应该可以让小鬼子的坦克车,还有装甲车动弹不得。到时候我们再关门打狗。” “是!连长!!” 三连的士兵们,立刻就开始行动了起来。 和他们一样,在左右两翼街区,一连和二连的士兵们,也都开始行动了起来。 这一次,他们可是将压箱底儿的东西,都给拿出来了。各种雷管和炸药包,以及集束手雷,都成为了他们阻挡日军进攻的武器。 日军的部队推进,在进入了巷子里面之后,反倒是慢了下来。 他们一开始的想法,是一边推进,一边利用兵力上的优势,对街道两侧的建筑物,进行挨个占领和清除。 不过这种想法,很快就泡汤了。 秦时明为了最大程度地杀伤,还有拖延日军。便在很多建筑物的门口位置,埋设了地雷,还有拌雷等。 这些地雷的威力,其实并不算大,往往只能炸掉一个士兵的腿。 但是这样却能够给日军造成更大的损失,因为如果将一个日军士兵炸死了,那么只是让一个日军士兵丧失了战斗能力。 可是如果将这个日军士兵炸断了一条腿,就需要至少两个日军士兵,将受伤的人抬下战场。 那么这一颗地雷,就让日军的三个人,退出了战场。这是对日军进攻力量,一种变相的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