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 活见鬼,跟踪 (第1/2页)
韦师傅天黑前赶到了金水县,二次见面,韦师傅比前天健谈了许多,聊起了大良县的事,他竟然去过。
中巴司机所言并不夸张,出了金水县后,这300多公里都是在山里走,确实也有几处窄到必须要会车等待才能通过的路段和隘口。
这也不是什么问题,这种路状都是在这段路临近大良县时才有,那里人烟稀少,车辆更少,一路上都见不到几辆车。
至于中巴司机说路上要8小时,韦师傅说根本没那么玄乎,他上次去大良县是从河口县出发的也不过用了6个多小时。
大良县的县城人口比内地一个大村的人都少,只有三千多人口,经济状况也比较差,县城里车辆很少,就算是县政府也没几辆车。
听说县政府下设的各委办局每个单位只有一辆车而已,这倒不是因为穷,而是车在大良没什么用处,这些车都是用来在县市之间办理公务用的。
大良县的摩托车很多,各委办局到下面的村寨办事主要靠摩托车。
事实上,很多地方连摩托车都去不了,要靠步行。
大良县境内少数民族居多,很多人一辈子都没出过山,因此一些偏远的村寨部落生活方式有点原始的味道。
这种情况才与《罗斯笔录》中所描述的更相近,心里不由暗暗祈祷起来。
不知啥时候,自己也信这一套了,都是老普传染的!
叶九与韦师傅谈了谈费用的问题,既然到了大良县车不能用了,那韦师傅就得在宾馆里等着,五人要进山,也许一两天,也许……
韦师傅很痛快,既然不跑路也没油耗就给他个误工费就行,每天300块,再给几十块的伙食费就行。
一来一回两趟贵阳,这是和胡东说好的,2500块。
过路费就算了,这一路上只有出贵阳时一个收费口。
老普没说错,中巴司机就是黑,人家600公里过来才要2500块,他300公里要3000块。
不过韦师傅也说了,这算是优惠价。
……
第二天一早出发,出了金水县进山一路向西。
果如韦师傅所说,路上的车很少,特别是同方向的车就更少了。
走了两小时,在经过另一个小县城后,连对面驶来的车辆也很少了,有时二三十分钟才能遇到一辆。
这里的山路并不算十分险峻大多路段都是沿着沟底行驶,只不过路确实很窄,勉强算得上两车道吧。
每隔一段路都会一个在路旁筑出来的小平台,应该是为会车准备的,如果是两辆大型车的话,很难同时通过。
两侧山高岭峻,植被郁郁葱葱。
周胜男显得很兴奋,说这才是大自然的味道,格外新鲜的空气中飘着一丝淡淡的甜味。
强子来了一句:“嗯,刚打出来的海捕虾就是这个味道,又鲜又甜。”
“去!”周胜男嫌强子煞风景。
强子又说:“本来嘛,养殖虾就不行,老普养的虾就不好吃!”
大伙笑,老普就不怎么干好事。
前方一辆车也没有。
周胜男一激动还让韦师傅打开天窗,站起来把头探了出去,此时的车速很慢,最多四十迈的样子。
“咱们后面有两辆车!”周胜男显得有点激动,在这偏远的山路上遇到同行的车在她的表现中看到了在异国他乡遇到同胞的感觉。
韦师傅从后视镜上看了看:“这两辆车一灰一白,从金水出来时就一直在咱们后面,这种同路也算是缘分啦!”
韦师傅说这条路到了大良县就是尽头,沿路也再没有其它县市,这两辆车一定也是去大良县的。
前方一个隘口边上立着一个木制的牌子,上面有字:大良人民欢迎您。
这个隘口就像中巴司机所说,只能通过一辆车,其实走过的路程中也遇到两个类似的地方,不过没遇到对面来车,现在遇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