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章 记账的问题 (第1/1页)
两个女人就这么一咬牙,硬生生地干了一天。到了晚上结账的时候,每个工人会在李小五的那本账本上按上自己的手印儿。证明今天他们干了多少工。轮到杨家大嫂和冯慧珍的时候,杨家大嫂手按了一下印泥,正想按上去,却被冯慧珍一把攥住了手腕。不明所以的杨家大嫂看着弟妹。“咋了?”冯慧珍笑眯眯地看着李小武。“工头儿,请问一下我们今天铲了多少车?”李小武浑不在意地打量一下这个女人,年轻女人的确长得漂亮。这水灵灵的样子在村子里的确是可惜。怪不得马老三看上了。“你们两个人一共铲了15车。你们心里没数啊?”这里的人每个人记数字,记得清楚得很。“可是工头儿,你这上面明明写的是12车。”冯慧珍指着本子上明晃晃地写的12,这一句话立刻在工人里炸了窝。村里人大多都不识字,很少有人识字。尤其是这些年轻男人,男人们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小小年纪都得跟着下地干活儿,他们村子附近根本就没有小学。能跟着老一辈的人学过几个字儿的人,那是凤毛麟角。比如石场里面人们没有识字儿的人,唯一识字儿的就是李小武和马老三。可是这俩人那可是工头。平日里自然是工头儿记账。工人们一听不干了,立刻围了上来。“啥12车?”李小武脸一下子铁青。“你胡说八道啥呀?俺写的15。”他觉得这个女人肯定不认识字儿,长得漂亮算啥呀?漂亮女人更不可能让上学。“李工头,你这就话不对了,俺在城里那可是上过大学的。俺也是工农兵大学的毕业生,12和15俺还分不清啊。你要是这么说的话,那我可得跟你掰扯掰扯。”冯慧珍本来还想着怎么能给李小武和马老三找点儿麻烦,不然的话他俩今天铲了15车。按一车两毛钱来算,也就是说他们两个女人一天就挣了三块钱。在这小地方一天挣三块钱,那可是了不得的一笔数字。一个月就是90块钱!要知道现在还没有到80年。冯慧珍挣过大钱,自然不把这些钱看在眼里,她也更清楚在这种穷乡僻壤大概二三十块钱,在这些人的心目中就是一笔巨款。没看到那些工人羡慕的眼神儿。人啊,就怕羡慕嫉妒眼红。眼红到最后很可能就产生无法估量的后果,今天好不容易凭他俩的本事把这些男人镇住。可是再因为利益不均的情况之下,这些工人又跟他俩不对付起来。说不准会给他们两个女人以后使绊子。这种这么轻松的活儿,冯慧珍可不愿意让给别人。可人家安排给别人,难不成他们俩还能说什么。本来是想着怎么在这些事情里做点手脚,让他们能跟工人们更加融为一体。有共同的利益同仇敌害他们才能彼此之间不会羡慕嫉妒。没想到李小武瞌睡就给了个枕头。看来李小武
平常在这些数字上没少做手脚。冯慧珍一眼看到立刻就把事情挑出来,要知道这件事是可是个大把柄。工人们个人的利益受到损害,绝对不可能饶了李小武。村里的人一听冯慧珍是个工农兵大学生,这在他们眼中那就是绝对的知识分子。“慧珍啊,你帮我看看我这个名字这里写的是多少数?”刚才领头挑事跟冯慧珍对着干的男子指了指自己名字底下,虽然他不认识他的名字,但是天天在这里摁手印儿。这三个字也知道是自己名字。“580斤。”冯慧珍念出来的数字,立刻让眼前的男人神色大变。“你说啥?李小武你咋能这么丧良心呢?老子今天辛辛苦苦背了800斤石头,你却给我写580斤。”在这里一斤石头一分钱。在这个年月,这就是相当高的苦力工。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笔账。文化归没文化,但是他们还是心里有数的。反正大家知道背100斤石头他们能挣一块钱。结果这里直接少了220斤,那就是少了2块2。其他工人们都围了过来。“慧珍,那你看看我这里是多少斤?”“320斤。”“我的呢?”“你的340斤。”杨家老大和老二也挤了过来。“弟妹,我们俩的呢?”“一个430斤,一个420斤。”一时之间群情激愤。这些平日靠苦力出生入死的汉子们立刻怒了。大家把李小武包围在当中,有人直接上去揪住了李小武的脖领子。“李小武,你也太不是东西了。一个人贪了我们多少?”“每个人平均都少了200斤,你的心咋这么黑?”“怪不得每个月到了月底领钱的时候,老子总是会少领,明明算的是一个数,领的却是一个数。”“我一直以为是我自己没算对。”“没想到根源在你这里。”“李小武,你太他娘的不是个东西。”“还我们斤两,还我们钱。”工人们是真怒了。所有人在这石场干了都至少三四年。一天就少这么多,想他们年年日日在这里干,那得少多少?那些可都是他们的血汗钱。要知道在石场背石头看起来挣得多,可是实际上风险特别大。石场每一年不得残废几个人,死几个人。这年头可没有工伤,没人负责,这种小石场更不可能给他们赔偿。死了,残了,基本上只剩下自家承担这个后果。杨家老三就是在石场被砸残废了。每个人都得捏着鼻子认了。在所有人心目中都公认一件事时常石场挣得多,可是这是用命在挣钱。现在相当于李小武从他们命里面克扣这些钱。工人们能不愤怒吗?李小武脸涨红了,想要推开这些工人,可是偏偏这些工人力大无穷,个个身体强壮。石场的工人谁没有一身腱子肉?“你们听我说,你们听我说你们别听她胡说,她是胡说的,我哪可能干这种事情?”冯慧珍笑了。“李工头咱俩谁是胡说八道,找人一问
不就清楚,咱要是不相信到村里找认字地看看这账本不就行了。总不可能我一个人出错吧?”冯慧珍还不相信村里难道还找不到一个识字的!数字还是容易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