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04章 蹭蹭热度 (第1/2页)
到了下午的时候,刘三江来到新人西服制衣店找到了吴阿华。
“吴哥,先放下手上的活,过来研究一下这个!”
吴阿华看着刘三江拿来的两个男士内裤,一个是三角内裤,一个是八一大裤衩,有些不理解,“刘老板,这……”
刘三江怕误会,补充道:“别担心,这都是刚买来的,没穿过!”
吴阿华以为刘三江想让他缝补或者换个松紧带,可他拿起内裤,里外都翻看了,也没找到坏的地方,两个新内裤有什么好研究的。
“刘老板,这内裤没坏啊!”
刘三江说:“我是想让你看看,这样的内裤,成本价多少钱。”
吴阿华比划了下尺寸,“料子用棉的,也就不到一毛钱,一根皮筋加上线头五分钱,人工五分钱,成本最多也就两毛钱。”
这些内裤在商店最便宜的也要卖到八角钱,毛利润在300%以上,还是挺不错的。
刘三江又问,“一台缝纫机多长时间能做完一条?”
吴阿华估摸着时间,“这种简单的小活,熟练工人也就几分钟。一小时做个十条、八条不成问题。刘老板,我这边的西服生意都排到下个月了,我可没有时间缝制内裤!”
刘三江说:“咱们公寓七十多户人家,几乎每家都有缝纫机,每晚都闲着没事干,也没什么娱乐活动,我给他们找点活!”
一晚上随便做做,都能缝二十多条,一条五分钱,也就是一元。商海工人新进厂的工资前三年的月工资还不到24元,按这个算下,比上班赚的都多。
刘三江问:“吴哥,商海有什么有名的内裤品牌?”
吴阿华想了想,“四枪牌、菊花牌都是商海有名的品牌。四枪牌,最近还拿了商海市的优质奖章!”
四枪牌,即使在2022年也是挺有名的,没想到七十年代,就是驰名商标了。
至于菊花牌,还是算了吧。
刘三江想起了“六个核桃”牌饮料,后来八个核桃、十八个核桃。
既然四枪牌这么有名,就蹭蹭热度。
“咱们的内裤品牌就叫七枪牌,比他们还多三枪。”
吴阿华只对做西服有兴趣,知道刘三江要生产内裤,心里有些微词。
真是搞不懂,一套西服就能赚十几元,一天能做两套,就能赚小三十元。
一条内裤也就赚几毛钱,需要卖上百条,才能赚到这些钱。
生产内裤,还不如找几个学徒工,帮他干点活。
但老板决定的事情,吴阿华也不好说些什么。
刘三江立马去街道找了方主任,想要申请了一批棉布的指标。
前几天,在市里开会的时候,方主任将理发店、西服店的事情报给了上级部门。经过讨论,市里给的批示是要是能解决当地青年的就业问题,在政策上可以适当支持,毕竟从高考恢复到现在,回城的青年已经有三万多人,就业压力巨大。后续除了在外地安家落户的知青,其他人员都有可能返回商海。
要知道从开始下乡,商海去往全国各地的知青足足有一百多万人。
1978年的商海,常驻人口一千一百万,这要是知青全回来,占常住人口的10%,要是解决不好他们吃饭住房,很可能导致治安问题。
得知刘三江能够解决部分就业岗位,方主任立马同意了,给他写了批条,还把街道上的130轻型货车给了他。
这款轻型货车用的是燕京北内492Q的发动机,双腔化油器,载重量2.0吨,百公里耗油量15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