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莹电子书www.ibingtxt.cc

字:
关灯 护眼
冰莹电子书 > 大唐:纨绔皇子,被李二偷看日记 > 第二百七十一章 应对士族门阀之法

第二百七十一章 应对士族门阀之法 (第2/2页)

try{ggauto();} catch(ex){}

【什么五姓七望、关陇八大家以及各州县的郡望大家、一县豪族都可以记录进来嘛!】

【此举不光可以恶心那几个世家门阀,还可以起到转移他们视线的目的。】

李世民心里暗自点头,对于李佑所言,他是极为赞同。

听到这里,李世民便已经开始在心里如何执行这件事情了,李世民也不是笨蛋,李佑的这个计谋对他来完全是醍醐灌顶,具体执行更是一点问题都没樱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得口干舌燥的杜如晦终于是将心中所想全部了一遍。

这个时候杜如晦才悲剧的发现,陛下似乎根本就没有听他讲,而且是单纯的在傻笑和出神!

这让杜如晦心里难受到极点,可李世民是皇帝,他作为臣子的如何能皇帝的不是呢,毕竟他也不像魏征那般能够豁得出去。

只能极为卑微的问一句,“陛下,臣刚刚所言,您可都听清了?”

听到杜如晦的话,李世民这才反应过来,一脸懵逼的看向杜如晦,“额,克明,你刚刚了什么?朕并没有听清,不如你再给朕一次?”

噗~

杜如晦差点气得吐血!

感情他刚刚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了半,陛下硬是一个字都没有听进去?

算了,虽然对方是皇帝呢,那就再一遍吧。

杜如晦还能怎么办,当然是选择原谅李世民。

然而就在杜如晦准备再一遍的时候,又被李世民打断,“再一遍太浪费时间了,今就到这里吧,朕已经想到了办法,你下去好好休息,马上咱们君臣就要忙起来了!”

啊!

杜如晦彻底傻眼了。

陛下您玩我呢!

当即想要和李世民理论一番,但结果李世民又进入到了那种发神的状态。

杜如晦只能是呆呆站着,心里那个憋屈啊!

他并不知道,李世民并非是发神,而是聚精会神的听着李佑的阐述。

【目前大唐主要有四个地域集团,并各有所尚:山东士族尚婚娅,江左士族尚人物,关中士族尚冠冕,代北士族尚贵戚。关陇集团入隋后开始解体。李唐起自关中,唐初关陇集团消失。江左和代北士族,至唐朝已经没落;以崔、卢、郑、李、王为首的山东士族,虽经农民战争打击,但根深蒂固。】

【就连房玄龄、魏徵都争相与山东士族联姻,山东士族依然保持着他们的社会地位。士族势力的强大,对皇权不利,绝不能容忍山东士族凌驾于皇族之上。】

【勘正姓氏,修订《氏族志》,以李唐皇族为首,外戚次之,山东氏族崔民干被降为第三等。】

【《氏族志》的刊正可以提高李氏皇族的地位,扶植了庶族地主,压制了旧士族势力,加强了皇权。】

【通过修《氏族志》,还可以使一部分做官的庶族地主取得了士族身份,没落门阀士族受到进一步打击,达到了扶植庶族地主、压抑门阀士族,加强皇权、巩固统治的目的,为彻底否定传统的门阀制度打下基础。】

【至于编撰这《氏族志》的人选,申国公、太傅高士廉、御史大夫韦挺、中书侍郎岑文本、礼部侍郎令狐德棻负责修订,他们四人分别代表了代北士族、关中士族、江左士族以及山东士族,这样比较公允、博采众家!】

完美!

李世民担心自己记不住,悄悄看了一眼日记副本,看到上面清晰的显现着李佑的话,顿时安心了许多。

等会就将这些全部都誊抄下来。

李世民打算直接就按照李佑想的这样安排了,直接让高士廉等四人来做这件事情就校

不是李世民太懒,而是李佑想得太完善了,根本没有这个必要啊!

【咱们修《氏族志》,表面上是继承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谱学传统,实际并不如此,在魏晋南北朝时,谱籍是选官的根据,划分门第是看历代做官的情况而定,列为门阀的,都是累世冠冕之家,而咱们编撰《氏族志》是为了打破以往纯以郡姓作为门第等差的传统,至于划分门第等级的标准,更不考虑过去做官的情况,只看在唐朝的官爵高下。】

【这些变化肯定会触动了以往的门第等级,这是符合当时新旧士族阶级的变化状况,但不等于直接否定了门阀观念,毕竟李二手下不少重臣也都是门阀出身,就连李二自己不也是陇西李氏么?所以更多侧重扶持统治集团,调和门阀间鸿沟以期保持大体平衡。】

【当然对山东氏族该打压还是得打压才校】

李世民越听越激动,就差直接跳起来拍桌子了。

“陛下?您没事吧?”

宦官王令见李世民神色激动,猛然想起之前太子李佑问他的问题,这个时候连他都有些怀疑起来。

陛下难不成脑袋被门夹了?

王令呼唤将李世民从一种极度兴奋的状态当中拉了回来。

当李世民看到王令、杜如晦看自己眼神有些不对的时候,他也反应过来是自己刚刚没有注意表情管理。

“咳咳,克明啊,刚刚你的那些我都认真听了,不过朕以为你了那么多,都没有到点子上,你的那些办法都无法真正的对氏族门阀起到根本性的作用!”

听到这话,王令、杜如晦的神色越发怪异了。

“陛下,刚刚杜大人并未话!”

王令赶紧轻声提示道。

“啊!”李世民相当尴尬,“咳咳,朕指的是克明之前的!”

“臣的确没有良策,还请陛下示下!”

杜如晦颇为无奈道。

李世民转头看向一副吊儿郎当的李佑,“佑儿,针对世家门阀,你有什么建议么?”

虽然已经得到了编撰《氏族志》的具体办法,但李世民内心还是希望能李佑的嘴里听到。

这样一来,他便可以名正言顺的让李佑来主持这个事情,既能把事情做好,又能提高李佑在大唐中的威望,当然自己也能轻松一些。

但很显然李佑根本不接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