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莹电子书www.ibingtxt.cc

字:
关灯 护眼
冰莹电子书 > 世界未解之谜(全集) > 第3章 外星来的朋友还是敌人——UFO之谜(2)

第3章 外星来的朋友还是敌人——UFO之谜(2) (第1/2页)

例如,这个目标会不会是地球探空仪?“绝不可能!目标的行动完全不受风向和气流的影响。此外,我们还认真研究了气象条件。我们未马上公布的原因就在于想要进行一切必要的核查。我们的国防系统没有对付这种现象的准备,需要时间对航空报刊等资料进行计算机分析。”

那么,这是否是某种自然现象或火箭残骸返回大气层?“不可能,陨星或火箭残骸呈‘之’字形进入大气层。雷达记录表明不明飞行物不止一次变换方向。另外,大气条件也排除了任何电磁现象。”

那会不会是赫赫有名的美国F—117A隐形飞机呢?许多人都误认为其是飞碟。

“这种飞机根本不可能进行如此低空飞行,而且它的最小速度为每小时278千米,而我们捕捉到的目标则达到每小时40千米。F—117A飞机没有装备牵引喷气动机,因此不可能如此低速。何况,任何一架飞机都不可能在如此低密度的大气层中以每小时1800千米的速度飞行,并且没有任何冲击声响。”

勃朗约上校还展开了一封美国大使馆武官给比利时空军的电传。电传确认,从来没有一架F—117A飞机部署在欧洲上空,并在其上空飞行。空军司令部的比尔·别季教授,曾在雷达站当过空军中尉,现任国家科研中心的业务经理,是著名的物理学家。他的《飞碟研究》一书不久前问世。他也参加了捕捉目标行动。他的语言很肯定:“在现阶段,不存在拥有如此性能和无冲击声超音速飞行的飞机或火箭。我相信,在近30年里已不止一次这样用雷达捕捉飞碟目标,而借助现代化的工具,如F—16飞机所装备的和空军所用的,捕捉飞碟目标也有10多年历史。但是,有关国家的军事指挥机关将这些情报以绝密状态保存。为什么?是为了不引起居民的恐慌。”“那为什么现在将这些资料公布于众?”“我们生活在公开化时代。在柏林墙之后,沉默之墙也坍塌了。至于飞碟,我们已结束惟利是图和冒充内行的阶段,真正的学者正崭露头角。请看麦新教授的工程。参观布鲁塞尔宇宙特异现象研究协会,看到那是记载的1000多份有关飞碟出现在比利时领空的证据,我才真正意识到这无须震惊。”

1990年3月31日夜,布鲁塞尔宇宙特异现象研究协会总书记刘宪·科列勃罗、电影制片人巴特里克、导演费尔南德斯这三位被认为值得依赖的人在勃留塞尔东南30千米处先是看到在地平线上出现的光点,之后光点越来越大,越来越近。飞行物为三角形,有4个通亮的着陆灯,轮廓出火光,直径比肉眼见到的月亮大6倍,从他们头上300至400米空中飞过。

巴特里克用高感光胶卷(1600ASA)拍了4张照片。为验证,几分钟后他用同样的光圈和曝光时间又拍了几张飞机飞行的照片。显影结果处乎意料。

照片上的飞机(飞行高度比不明飞行物大许多)信号灯形成3个光点,而光更强的飞碟却很难看见。肉眼看得清清楚楚得飞碟,在照片上整个形状完全消失。

考虑到最平常的红外线也会影响正常摄影,麦新教授立即在实验室用一般棱镜对底片进行从红到紫全色光谱投影,并对底片底部进行红外线照射,显影后看到,未经红外线照射部分光谱清晰,经照射部分光谱极差。

麦新教授指出:“如果飞碟是真实物体,并放出红外线,那么拍摄飞碟的结果会令人大失所望。他们亲眼看见的飞行物在照片上居然什么都看不到,这说明了为什么飞碟照片十分少的原因。”麦新教授十分谨慎。在他看来,最主要是研究神秘问题。

“互不相关的问题不多了,应更大程度地相信目击者所谈的实际物理效果——许多目击者通告的消息有若干相同点,对他们的证言应持积极严肃态度。如果一切都是这些人编造出来的,说明这是值得研究的病态。空军的报告可以使特异现象接近于合理和科学的立场。”

在比利时,飞碟成了最热门的话题。先,为什么恰恰在比利时,半年内为何会有数千目击者?过去几十年人们一直谈论飞碟着陆问题,为什么至今没有着陆?为什么飞碟为三角形(据90%以上目击者证实)?所有这些问题,暂时都没有答案。

见多识广的宇航员

自从人类的载人宇航飞船进入太空以来,宇航员曾多次在外太空与UFO——飞碟遭遇。

1963年5月,飞经水星的美国“信心号”载人飞船宇航员戈登·库珀少校在绕地球作最后一圈飞行时,一个形如圆盘的暗绿色光的飞行物朝飞船飞来。该飞行物自东向西飞,人造卫星是不可能这样飞的。当时“信心号”正处在澳大利亚的马奇控制站上空,该站的200名工作人员都看到了它。美全国广播公司曾两次播送这一消息,而美国当局却禁止库珀再谈这件事。

1964年4月8日,一艘装有科学仪器的“双星子号”飞船在绕地球轨道进行第一圈飞行时,雷达屏幕现4个不明飞行物围绕着飞船飞行:一个尾随其后,两个在上方飞,一个在下方飞。后来,它们忽然改变了航向,在太空中消失。

1963年6月16日,苏联射的“东方6号”载人飞船载着人类第一位女宇航员瓦朗蒂娜·捷列什科娃,拟与早两天升空的“东方5号”飞船实行对接。在对接进行过程中,一个椭圆形飞碟接近过来,围着转圈子,先“嗅”6号,后“嗅”5号,几分钟后才飞走。此后,前苏联宇航员又在1964年10月12日和1965年3月18日先后遭遇飞碟,并都拍下了照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