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尉缭荐才 (第2/2页)
两位将军商议了一下,见天色已晚,遂决定收军回营。
因王元的水师已经卡住了水路,李巴命令其留在漳水巡逻,不使项羽军渡河。其余各军,收军回营。
尉缭、李巴带着众将,到中军大帐参见秦王。
秦王嬴高早已得知漳水大营新军大胜的捷报,并俘虏了英布,夸赞李巴道:
“新军此战一雪前耻,可喜可贺。”
李巴谦虚道:“大王为新军配备的炮兵和水师,真是大杀器,此战可算派上了用场。一阵炮石袭击后,营栅就如同虚设,英布不得不突围逃跑。”
“结果跑到半路,被王威追上,一箭射翻了战马,将英布活捉了。”
秦王笑道:“听说,王威的射术,还是李将军所传。爱卿为何不将射术在全军普及,组织一个神箭营,专射敌军将尉呢?”
李巴两眼放光:“臣谨遵大王之命,这确实是个制敌良策。”
秦王命军中杀猪宰羊,赐美酒,犒赏三军,奖励军功。
王威因生擒英布,录得首功,晋爵三级,授将军。
其余众人,皆有升赏。
王威将英布推至帐前,秦王正襟危坐,问:“汝今日被擒,有何话说?”
英布总算见识了秦军的战力,心想,若凭借诸侯现在的实力,想推翻秦朝,已不可能。
又见秦王宽仁,少年英武,遂伏地叩首请降:
“英布之前不识大王,冒犯朝廷,罪该万死。若蒙大王免死,愿意归降。”
秦王动用读心术,见英布忠诚度已达八成,知其诚心愿降,遂命人释其缚,准其降。
待英布被人领下去,尉缭上前奏道:
“大王,英布归降,可喜可贺,可命其招降项羽余部。”
秦王赞许。
尉缭接着奏道:“除了英布以外,项羽军中还有可用之人,借此机会,臣保举一人。”
秦王心生好奇:“老将军要保举何人?”
尉缭:“此人为臣的学生,现已被俘。臣请大王恩准,将其收在帐下。”
秦王:“噢,既然是老将军的学生,想必一定很出色,不知其在项羽军中任何职?”
尉缭:“回大王,官职不高,仅为治粟都尉。”
秦王虽觉得官职低了些,但考虑到尉缭保举,不动声色,听尉缭继续介绍道:
“此人泗水郡淮阴人士,为韩国贵族之后,自幼父母双亡,但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因其不事稼穑,少年时穷困乡里,后经人资助,外出求学。”
“前些年,曾随臣研学兵法。此生对兵法的领悟力极强,常能举一反三,不时有惊人之论。”
“学成回乡后,几年来默默无闻。后来听说其投了项羽军中任持戟郎,曾多次给项羽献计,因此职位不高,项羽没予采纳。”
“臣以为,此人颇具军事头脑,有经天纬地之才,在老臣的学生中,当属出类拔萃。若能为大王所用,当不辜负大王的希望。”
秦王一听,淮阴人士,内心一动,问尉缭道:
“老将军如此夸赞,想必是不错的,不知此人何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