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末日狂花上线 (第2/2页)
半晌回答:“只要你没事多放我出来玩就好了。”
“没问题!”李闲云一口答应。
送别了韩鑫语,李闲云便回来继续主持镜界的拍摄。
这让许涵遗憾不已:韩大明星你再多留点时间多好?
这种遗憾不仅因为两人心中的艺术标准不同,同样也和他们的目的不同有直接相关——李闲云除了要考虑镜界的艺术效果外,更加关注的是流程的问题。
但是对许涵来说:我特么在乎你流程干什么?
这也是他痛苦的一个原因。
明明许多时候可以有简单的方法,但是李闲云为了测试, 硬是要用不好用的方法。
不难受才怪。
这段时间李城也是经常跑鬼城来, 征求关于软件的使用意见。
彼此心中都有数, 李闲云除了高喊我们家的活儿是鬼干的外, 其他都是心有灵犀了。
李闲云表示:我这辈子没和一个老男人心有灵犀过。
十月一日,镜界和那部喜剧爱情片终于全面杀青。
与此同时,末日狂花上线了。
末日狂花论体量算,在院线中也算是中等规模了——实在是华国的制作水准太坑逼,那些个号称几个亿的大制作,实际都注水严重。
而易胜传媒制作的这部电影,只看华友对外出售股权的价格就可以知道——他们作价两亿,释放百分之十的股权。
也就是说,只要卖出十个点,他们的成本就回来了。
剩下的都是净赚。
而借助李闲云的大特效,韩鑫语等人的名气与出色表现,他们也确实成功出手。
至于李闲云,他素来是不喜欢这么做的。
到不是说他对自己的电影多么有信心。
如果说以前李闲云很有自信的话,那么在看过张大牟他们的拍摄后,这自信就消解了大半——美学方面他确实比张大牟差得远了。
电影之美,是综合之美。
不仅仅是特效之美,也是场地美工之美,是镜头语言之美,是演员演技之美。
所以如今的李闲云,对自己的导演实力依然是客观的。
可就算这样,他也不喜欢出售股权。
他始终觉得股权转让股价过高,会坑害投资人,股价过低则坑害自己。
恪守内心的道德准则,李闲云选择了自负盈亏。
末日狂花上线首日,在华友的宣传下,成功收获八千万票房。
从观众的议论中就可以看出,观众对电影末日氛围的营造,鬼神特效的表现整体都是满意的,但最喜欢的还是韩鑫语。
大家都认为韩鑫语在这部片子里有了巨大的突破。
华友也意识到了这点,可惜他们并没有抓住时机猛抬韩鑫语,大概也是因为合约的关系吧。
有时候一部好片子上映了,宣发方却表现的不给力,很多人不理解,实际原因就是内部的种种问题。
华友希望末日狂花热卖,但是对一个不打算和他们续约的明星,却只有利用而没有力捧。
上线前几天韩鑫语卖力的赶通告,但是华友的宣传焦点始终在片子本身,对韩鑫语的宣传则相对一般,只是拼命的发动粉丝,鼓动粉丝消费。
好在片子质量说的过去,口碑较稳,所以渐渐稳住了。
电影上映一周,票房2.6亿。
这个数字在大片中不算什么,但是作为总投资五千万的片子已经不错,主要是题材受众有限。但小题材也有它的好处,就是受众群稳定,因为可选择面窄,只要你不是拍得太烂,一般这类固定群体都会来看。
首周票房一般占总票房的一半到三分之一左右,具体看口碑,口碑好,后续强力,占比就小。
末日狂花投资不大,口碑可以,尤其韩鑫语的表演获得一致认同,看这样子六亿稳了。
五千万的片子,基本上一个亿就能回本,所以这片子已经盈利,就是没能创造神话有些可惜。
然而这就是现实。
很多人都渴望创造奇迹,但大多数人不具备这种能力。
李闲云也真正意识到,自己现在距离一个真正的顶级大导演还有许多差距。
当然,反过来想想,半路出家,只拍了一年电影就执导出票房六亿的院线,李闲云已经是相当成功了。但另一方面,李闲云发现企业事务的不断增加,自己以后似乎也越来越没时间拍电影了。
此外就也侧面证实了李城的说法——末日狂花的投资偏高了,估计他用三千万拍,票房也不会相差太多。
从性价比考虑,三千万投入就是易胜传媒现阶段最高的投入回报比。
这也让李闲云为《镜界》有些可惜起来——他有种预感,这片子估计趁机和末日狂花相差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