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临安之火 (第2/2页)
可是像临安这样“活力”足到了介样的程度——
咋防火呀?
这个时代的房屋大多都是木结构建筑彼此挨的介样近一烧起来——
我去不敢想象啊。
怪不得展渊说“以临安城的格局若筹划得当这一十八桶猛火油足以将整个临安城焚之一炬”
还有一路走下来吴浩发现临安是个南北狭长的格局主要道路都是南北向这个格局对于临安的大密度建筑群来说好处是通风透气但如果烧了起来那是——
哼哼。
北风的时候火头打城北点起;南风的时候火头打城南点起——想一想那是个啥局面?
临安水是多但西湖在城西钱唐江在城东南都在城外对于防火没啥直接的帮助。
缺陷如此明显介么多年了难道没人看的出来?
肯定不会但是无可奈何。
总不能因为这个就迁都吧?
吴浩的猜想是在城市规划上头临安先天不足——本来也不是作为首都来规划的呀突然间皇帝来了中央政府来了全国范围的人员、资源都涌进来了限于地理湖、江、山夹着大幅向城外扩展很困难只好“内部膨胀”日积月累密度便愈来愈大了。
事实上……八九不离十。
本朝南迁已近百年也不晓得临安“火”过没有?
若没有那运气也未免太好了。
问同行者朱荣、杨奎都有点奇怪:临安当然“火”过您不记得了?
不过那是十年……啊十一年前的事儿您不大记得也不稀奇。
那场大火到底烧成了啥样子俺们当时也小也没亲眼见过也说不好不过老人都是介样说的:文武百官都搬到船上去啦。
即是说非但住宅还烧掉了一大堆的官廨?连办公都没地方了?
是滴是滴。
十一年前那是嘉定元年公元一二零八年再往前呢?
再
往前俺們就不清楚喽。
不过朱荣说临安的消防还是挺上心的每隔二百步便设一“军巡铺屋”每铺五名铺兵夜间巡警一遇失火立即快马奔报。
另外全城拢共设二十多个“隅”分布城内各处每“隅”一百人左右——这是专职的“灭火兵”。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水军队”“搭材队”“亲兵队”“帐前四队”也是专门的灭火兵归殿前司集中管理。
这是城内城外还有相当数量的灭火兵也归临安府调遣。
吴浩略意外挺有组织、挺上规模的嘛
可是也没防住嘉定元年的大火呀?
也即是说防小火、救小火或可以遇上大火就束手无策了。
况乎若此大火乃有心人精心策划以“水沃之火愈炽”的“猛火油”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