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向东进发 (第1/2页)
第二天上午,全军渡过了一条水流十分充沛的大河。
听他人介绍此河乃是著名的洛水。童远一直以为洛水靠近洛阳,其实洛河有北洛河与南洛河两条,北洛河是渭水的重要支流,也就是他正在渡过的这条河。
这条河水虽然从山林中流过,但也看得出水中泥沙较多。不过,空气倒是十分的清新,除了鸟儿的啁啾声之外,四下一片宁静。
过河之后,全军立刻扎营休息。不过童远由于休息了一番,再加上穿越后的身体十分耐用,所以开始找士卒聊天交流。
一天交流下来,发现卸岭部的组成十分有趣。
一些信教的追随军司马张录已久,擅于风水等方面。另一些曾经跟随黄於落草,他们由于乱世之中并州尤为混乱,再加上士族官吏横征暴敛,不得已卸岭倒斗。
最后是人数最多的汝南、陈留黄巾旧部,这批人在黄巾举事失败后,落草为生。
其中有人如申隆,几十年与泥土打交道,地底下中埋了什么,只需要挖出些土看上一看,就知有没有好东西埋在下面;想知道年代和怎么挖掘,闻上一闻便有了定数。
自此之后,这只队伍就盘踞在汝南一带,将手里的货卖给颍川和南阳等士族众多的地区,在获得相应收益的士族保护下得以生存数年。
直到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好不容易皇甫嵩、董卓将王国、韩遂等杀入三辅的叛军击败,以及刘虞、公孙瓒历尽艰辛剿灭幽州称帝的张举。后续董卓部进入河东,威慑南匈奴和白波军。
很可惜,袁绍出了昏招导致何进之乱,让最后的稳定希望彻底破灭。
申隆所在的这股人马也被卷入纷乱的局势,先是加入关东诸侯的“义军”,结果被西凉董卓军击败,申隆等人这部旋即被收编。很快又跟随吕布、张录等将司隶地区两汉的大墓纷纷挖掘,因为能力出众,申隆等人也正式成为卸岭部的重要组成。
路上原车队剩余的扈从和四屯将士自然也和卸岭部一路相识,不过卸岭所部对原有胡人士兵没有丝毫好感,尤其是黄於与胡琅儿,互相看不惯彼此。
童远不由得有些感慨,自己这边都是士族最厌恶的群体,董家军,羌胡人,倒斗的,黄巾余孽,等等,简直是这个时代士族眼中的道德至低点!
可是,大汉不就是没有处理好边军、胡人和农民问题,才让这些群体不得不铤而走险的嘛。自己能不能管理好他们呢?他自己也不知道,但既然来到这个时代,就多了解和拼搏一番吧。
在这时,队伍里出现
不同的声音,特别是卸岭部来自中原的士卒,非常不愿和胡人多有接触,对于逃到匈奴统治的区域更是心存不满。然而军吏大多是西凉人,对此多是弹压或者冷漠不理。
童远对此事有更深刻的思考。他认为有两件紧要的事情必须尽快去做,第一就是整顿队伍。第二就是一定要在李傕、郭汜等人掌握政权这件事上,把握住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原先的计划是赶不上变化的。北上胡人统辖的上郡、朔方地区,会完全错失时机,再回来的时候,恐怕成果早已被重新分配。
如果向东,东渡黄河,旅途遥远且充满危险,最主要的是,没有自己的势力很可能被沦为盗匪的乱兵所害。不过向东确实有机会,乱世靠着别人当然不行。按照记忆,李傕、郭汜、樊稠互相争权夺利,很快全都化作灰灰去了,童远当然不打算给这些人陪葬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