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罗雀 (第2/2页)
“可是他们不对,为何还能害翟公?翟公不是已经发落了他们吗?我听我爹说,贪墨可是重罪。”小童说。
旁的孩子也点头。
阿宁也看向刘庵。
刘庵道:“因为翟公是故意的。”
闻言,众人一愣,道:“故意的?”
刘庵点头道:“没错。”
小童道:“为何故意?”
刘庵道:“翟公是为了试探那些人心。”
小童道:“翟公是为了试探人心?”
刘庵点头道:“没错,所以他官复原职了。”
小童道:“那皇帝呢?”
刘庵道:“皇帝?”
小童等人道:“嗯。”
刘庵道:“皇帝怎么了?”
小童道:“翟公是臣子,翟公可以随意降自己官职吗?”
刘庵听了就笑道:“皇帝和翟公说好的。”
这下众人明白了。
其实刘庵是编的,只是不想再听小童他们问为什么。
但是显然这个回答还是会有为啥,就听小童道:“为啥皇帝和翟公说好了,翟公官复原职后,为何还觉得世态炎凉?”
刘庵道:“因为翟公官复原职后,那些原本在他失去官职后就疏远的人又登门拜访了。”
小童道:“可是翟公一开始若是不试探不就好了?”
刘庵想吐血了。
阿宁道:“为什么翟公试探了人心,就不能感叹世态炎凉了?”
小童看阿宁道:“翟公肯定一开始就猜到了世态炎凉才试探的,他明明知道,为何试探?徒增伤心罢了。”
阿宁就道:“不试探就不知道谁人真心啊。”
小童道:“可是翟公试探后,没有发现真心的人。”
这就扎心了。
阿宁看着小童不说话。
刘庵这时道:“谁说翟公试探后没有真心的人了,有,肯定会有的。”
小童道:“你怎么知道?”
刘庵道:“我知道。”
小童:“你为啥知道?”
刘庵道:“不为啥。”
小童道:“你是翟公吗?”
刘庵道:“不是。”
小童道:“那你怎么知道?”
刘庵不想说话了。
小童就认真道:“汲黯都没有和翟公一样,翟公为何这样?”
老者道:“因为汲黯没有官复原职这一说。”
小童道:“可是本来翟公也不会有官复原职这一说的,都是翟公和皇帝说的,才会失去官职又官复原职。”
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这个故事被刘庵编的,老者看看刘庵,不说话了。
刘庵岔开话题道:“你们听过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故事吗?”
阿宁道:“没有。”
小童道:“我听过。”
刘庵看向小童,笑道:“那你讲来听听。”
小童就道:“翟公的事你还没说清楚。”
刘庵想告辞了。
小童道:“翟公为何打算试探人心?是什么人让他这样的?”
刘庵道:“可能忽然就想试探了,至于是不是有人,我也不知道了。”
小童就道:“您怎么什么都不知道,你哥哥知道吗?”
说着,小童问阿宁。
阿宁不说话。
小童就问:“你为何不说话?”
阿宁依旧不语。
小童便问旁的孩子道:“怎么了?”
旁的孩子摇头道:“不知道。”
小童道:“看来你们是都不知道啊。”
众人没说什么,小童道:“好吧,那我就给你们讲讲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故事。”
罢了,道:“管宁与华歆二人为同窗好友,有一天,二人在园中锄草,发现地里有块金子,管宁对金子视如瓦片,挥锄不止,而华歆则拾起金子放在一旁,又一次,两人读书,有达官显贵乘车路过,管宁不受干扰,读书如故,而华歆却出门观看,羡慕不已,管宁见华歆与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自此以后,再也不以华歆为友,这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故事。”
小童说完了,这回问为啥的换了人,旁的孩子问道:“管宁是谁?”
闻言,小童呆了一下,然后道:“管宁,我不知道。”
于是那孩子就看向刘庵和老者。
柳善庆这时说:“管宁是着名隐士。”
小童问道:“那华歆呢?”
柳善庆道:“也是名士。”
那孩子问道:“管宁和华歆谁更有名望?”
柳善庆摇了摇头,没说什么。
小童就道:“君子远庖厨,君子视钱财如粪土,管宁对金子视如瓦片,而华歆则拾起金子,可见管宁是君子,而华歆不是。”
这话就不对了,谢慈道:“君子远庖厨,君子视钱财如粪土?”
小童听到谢慈的话点头。
柳善庆和老者以及刘庵等人也看向谢慈。
谢慈道:“远庖厨的一定是君子?视钱财如粪土的一定是君子?”
小童见谢慈这么问,皱了皱眉,道:“不是吗?”
谢慈认真道:“不是。”
小童就道:“为何不是?”
谢慈道:“有看似君子实则非君子,有看似不君子实则真君子。”
小童没听明白谢慈的话,但是老者和刘庵还有柳善庆却是听懂了,三人愣了一下,竟是觉得有理,甚至十分认同。
谢慈又道:“并不是远庖厨就是君子,并不是衣冠齐楚就是君子,君子看的非是外在物,君子在心,在德行。”
老者听了谢慈的话点头。
刘庵也点头。
柳善庆也点头道:“有道理!”
小童就道:“我不明白。”
谢慈就问道:“饱读诗书,衣冠齐楚远庖厨,但行事为恶,你说,这可算是君子?”
小童听了道:“不算。”
谢慈道:“这不就是,明白了吗?”
小童道:“我明白了。”
想了想,小童道:“还有视钱财如粪土的人呢?”
谢慈道:“这世上没有人视钱财如粪土的,你让他选择饿死还是拿银子,你看他选择哪个。”
听到谢慈这话,柳善庆和老者还有刘庵等人没说话。
小童问道:“是你会选择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