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第116章【怎会如此】 (第1/2页)
一行人浪了一天, 早上看了大船,下午就是跟骆启的安排吃吃喝喝玩玩。
对吴普这群颇有些奇怪的朋友,骆启非常友善, 热情邀请他们常一起来玩。
等知道他们人均酒鬼, 骆启还热情表示以后有新酒就往博物馆那边送点,供他们尝尝鲜。
搞餐饮的, 就是喜欢人多热闹!
吴普很快收到冯梦龙他们投来的“你看看别人,你再看看你自己”的眼神儿。
这都什么人啊, 他是博物馆馆长, 又不是酒水供应商!
何况他们要是在博物馆喝个好歹来, 他拿什么给广大人民群众赔这么多大佬?
吴普悄悄找上骆启, 让他收收散财童的光芒, 别暗搓搓给他的工作增加困难。
俗话得好,俭入奢易, 奢入俭难!
可不能让这些文坛大佬、国家栋梁被花花界『迷』了眼!
现在冯梦龙自己能赚大钱了,都不好忽悠他们开直播了。
真怀念当初随随便便就能逮苏轼薅羊『毛』的日啊!
骆启悠悠:“这都被你看来了, 我就是想给你增加点困难。”
他们每天忙到秃, 凭啥吴普天天优哉游哉躲博物馆撸猫?就他这德『性』, 居然还有女朋友了, 老天简直没长眼啊!
“我就知道是这样。”
吴普直叹气,果然有钱人心眼都坏,还是他这种口袋空空的普通人淳朴!
吴普领大伙回了酒店, 戚继光就准备回去了。
朱元璋是这么多人之中少有的不好喝酒的, 平连口酒都没碰。
得知戚继光要回去,他才心情复杂和戚继光喝了一小杯,让戚继光回去后好好练兵。
虽大明就那么几十年了,可那也不能代表戚继光、张居他们做的事就毫无意义。
行兵仗的军, 自然是能保一太平便尽力保一太平。
哪怕是十年八年的好光景,都是小老百姓们梦寐以求的恩赐。
所以,不管最后如何,愿意保家卫国的就是好儿郎!
戚继光喝上了年轻的太/祖给他倒的酒,心情很是激动。
哪怕眼前的朱元璋还年轻,还在为吃不饱发愁,能喝到这么一杯酒对他而言已很足够了!
一夜过去,戚继光已回了大明。
李白却是早早醒来,站在落窗前看海上升起的朝阳。
他向来喜好壮阔的景观,即便自己看到的不够壮美,诗也要它加工到瑰丽奇伟。
吴普醒来,瞧见李白盘腿坐在那看日,也走过去他那样随意往毯上一坐。
李白转瞅了瞅他,道:“馆长也起这么早?”
“习惯了。”
吴普趁没到早饭间,拿电脑开本《李白诗全集》,热络和李白核对起来。
主要问问李白早期这些诗具体是哪一年的、有没有后人伪作混入其中,以及还有没有他自己认为得很好的诗没有记录进去。
李白这人兴致来了就诗,一辈的诗作绝不止流传下来的那么近千首,偏他自己常完就扔,李阳冰替他搞《草堂集》都丢得差不多了。
这位李阳冰算是李白族叔,李白老了没方去,就是去投奔李阳冰养老。
李阳冰自己也是个牛人,一手小篆得特别好,后来被夸为“李斯之后,一人而已”。
李白得知自己的诗作是托给族叔李阳冰给整理的,还叫什么《草堂集》。他叹了口气,道:“这个字不太好。”
吴普:“你这草堂还是李阳冰给你建的。”
李白晚年和杜甫晚年过得差不多,都是到处奔波求职,求职不成就随便找几个朋友吃吃喝喝。
李白一路浪到生病浪不动了,才信让族叔李阳冰收留他。
李阳冰自己当也只是个县令,官不大,手也不富裕,只能搭个草堂给李白住。
李白感念李阳冰的仗义收留,病重给自己诗集拟为《草堂集》,托李阳冰给自己作序。
李白没想到自己还能活得这么穷途潦倒,本来挺难过的,想想自己又乐了起来:“我这几年遍游山大川,借住过富贵人家的高宅大院,也借住过农家的破落茅屋,喝醉以后还常以天为盖以为铺。有次我在舟中醒来,睁眼就是满天星斗,那感觉也妙得很。你看这些法,都是我‘醉死舟中’‘醉骑鲸鱼’‘醉死宣城’,可见我到死都不缺酒喝,这便足够了!”
吴普这人还挨个自己的死亡传数来,只能李白不愧是李白,可真够看得开的。
吴普笑:“你们诗得好,肯定到哪儿都有人热情招待,杜甫带家人到处找落脚处的候也有县令派人给他送牛肉白酒来。”
至于大伙为什么知道这事儿,自然是杜甫的日记(诗)面得明明白白。
好事者还表示杜甫是“啖牛肉白酒”而死。
实际上人杜甫吃饱喝足还亲自跑去诗向那县令道谢,压根没因为吃太饱撑死或者喝太多醉死。
当然,就老杜那身体情况,大吃大喝确实会加重他的病情。
没过多久杜甫就病逝在路上。
李白了老杜的遭遇,也是一阵感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