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22章【是否抽卡】 (第2/2页)
苏轼说道:“我可是会唱《鹊桥仙》的,游的那首‘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这些天苏轼把亲朋好友的词挨个欣赏一遍,其中节日的词里头他最喜欢的是辛弃疾的《青玉案》和秦观的《鹊桥仙》。
“是上元节你再把我唤来,我说不准还可以唱《青玉案》。那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灯火阑珊处’真是让人拍案叫绝!”苏轼颇为感慨地补充道。
吴普瞅眼苏轼的黑眼圈,可算知道他每晚捧手机熬夜干什么。
这厮估计把宋词名作统统超点播抢先看。
吴普说:“那,到时候你是有兴趣,也可以唱上一曲。”
苏轼有意见。
其他人也各自领自己可以做的活。
吴普负责做活动策划,既然是带留守童玩,他稍一琢磨,决定再加点科技元素。
光是祭拜双星也什么意思,不如来个夏夜观星!
吴普说干干,打电话给自己另一个室友,问他能不能搞点设备过来。
设备来,人自然最好也过来一趟。
吴普这个舍友姓周,叫周鞅。
周鞅不是历史系的,他是天文系的,由于开学时天文系那边的宿舍分完,只剩他一根独苗苗。
系里一商量,把周鞅给安『插』到他们历史系这边来。
能多个不同专业的舍友,大学生活会更有趣一些。
周鞅也是个早早保研的学霸,家里很有钱,从初中起参加各种“追星”夏令营,到高中开始自己组织野外观星。
周鞅这个“追星”可比追明星费钱多,投入几乎是无上限的。
吴普也是见多舍友的挥金如土,才能骆老爷子面表轻松自如。
周鞅听吴普的请求,多余的废话,直接应下来:“好。”
吴普熟悉周鞅的『性』格,听到这个“好”字再多说。
因为他很清楚这个“好”字包含“问题交给我我会带人和设备过去全程跟进包教包会童叟无欺”的含义。
两人结束对话,吴普一顿饭也吃完。
苏轼好奇地问:“你让人带什么观星设备过来?”
吴普给苏轼简单地讲解一下天文望远镜这类仪器。
人类自古以来喜欢仰望星空。
科技发达,自然会用更加先进的手段观测天上的星星。
吴普顺嘴给苏轼介绍几个天文纪录片,让苏轼有空可以看看。
当然,说完后吴普忍不住多叮嘱一句:“晚上别看手机看到太晚。”
“你怎么知道我看到很晚?”苏轼说自己的疑问。
吴普一脸深沉地看他:“你的黑眼圈告诉我的。”
苏轼:“…………”
吴普把事情安排完,系统也表示大门、围墙以及生活区的安防系统改造工作以及准备好,明天即将开始为期三天的改造。
吴普对系统的办事效率非常满意,又问系统:【简历筛选来吗?有有适合的应聘者?】
系统:【…………】
系统:【宿主并有让我负责筛选。】
吴普语气十分诚恳地说道:【我说。】
系统再度消失。
吴普笑眯眯地忙别的事去。
结果过多久,系统又回来,说是科普值突然暴增。
吴普微讶,看眼系统列的数据,奇道:【二次传播也能获科普值?】
他找到峰值最高的点。
那是有一群业界大佬齐刷刷分享苏轼唱的《水调歌头》,还情真意切地乐评分析。
接又有一群语言学大佬转发分析说经过他们反复推敲,这是复原的北宋官话。
这苏轼的语上体并不明显,但《水调歌头》更偏向书面语,所以他们一下子认来。
而且他们一致认为,苏轼平时说的“方言”应当同样是复原北宋官话。
以也有人试复原古汉语,可是听起来总不那么流畅,运用起来远不像苏轼这样轻松自如。
希望这样的好作品越多越好!
这两个圈子本来什么交集,双方却同一个话题底下会合。
这本来够稀奇,结果他们的学生、同僚、好友又呼拉拉地扩散一圈,其中不乏颇有影响力的功人士!
这一系列『操』作自然直接把苏轼唱的《水调歌头》推火。
这也导致吴普手头的科普值突然暴涨。
系统肯定吴普的推测:【可以,只观众从中到启示能增加科普值。】
吴普觉自己可以原谅系统那些天价功能。
二次传播也能获科普值,那不是躺等它涨吗?
别的不说,今天刚直播去的《玉盒生死恋》以及它涉及的全息投影技术肯定也酝酿一场热度风暴。
系统提醒吴普:【有科普值已破百万,是否进抽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