谪仙 第37节 (第2/2页)
李朝歌拳头都硬了,她捏了捏手指,慢慢说道:“我也不想动手。但是,若有人让我不痛快,我只能让对方加倍不痛快。你要是再堵我的路,我就只好杀了裴纪安,我们谁都别好过。”
“好啊。”顾明恪不为所动,淡淡道,“为维护公平秩序而死,是他的荣幸,你去吧。”
顾明恪就是拼着丢人,回天庭重置世界第三遍,也不会为了李朝歌违背原则。目无王法,破坏秩序,还敢威胁他?
顾明恪不惯她这毛病。
李朝歌被噎住,一时间又想动手。顾明恪这个人真的刀枪不入,说好听些是原则性极强,说难听些,简直迂腐不化。
他们俩正在僵持,街口突然飞驰来一辆马车,直奔东阳长公主府而去,看形制是宫里的车架。李朝歌马上意识到这是来找她的,今日她和李常乐一同出宫,厉鬼的事闹出来后,李常乐吓得回宫,李朝歌却还留在长公主府。李常乐走时把马车也带走了,现在宫里听说了长公主府闹鬼的事情,赶紧派人过来接李朝歌。
李朝歌不想回去,今日的事情闹这么大,回宫后,皇帝和天后肯定轮番盘问,到时候又不让她们出宫了。李朝歌可不想被关在宫里,正好马车上的宫女没看到她,李朝歌往旁边侧了侧,用手遮住自己脸,打算悄悄开溜。
她才走了两步,猛不防被人拉住胳膊。李朝歌惊讶地回头,见顾明恪一脸正直,微微抬高了声音,对长公主府门口的宫女们喊道:“你们在找她吗?盛元公主在这里。”
李朝歌当即心里就骂了一句,然而她想躲也来不及了,宫女们回头,一看到李朝歌,慌里慌张围过来:“公主,您没事吧?圣人和天后担心极了,奴婢这就保护您回宫。”
李朝歌被宫女们团团围住,几次尝试都无法脱身。她抬头,用杀人一般的目光看向顾明恪,顾明恪毫不躲闪,甚至对她颔首笑了笑,说:“公主一路平安。”
宫女们见是顾明恪将李朝歌送回来的,十分感动,纷纷行礼道:“多谢顾郎君提醒。郎君万安。”
李朝歌被宫女们拉着,眼睁睁看着顾明恪整了整衣袖,扬长而去。她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他脸长得好看,自己选的,不能生气。
她怕自己忍不住,迟早有一天被顾明恪气死。
第52章 求我
李朝歌一路憋着气回宫, 等入宫后,果不其然,皇帝和天后都在殿里等着她了。
文德殿里, 李常乐刚刚哭过,被宫人带下去梳妆。门口的太监禀报:“盛元公主至。”
皇帝正和天后说李朝歌呢,赶巧她就回来了。皇帝立刻道:“快宣。”
李朝歌进殿, 中规中矩给皇帝、天后行礼。皇帝仔细看了看, 问:“朝歌, 听说今日东阳府上不太平, 你没事吧?”
“谢圣人关心, 儿臣没事。”李朝歌说完后都站好了,突然想起自己是一个正在积累势力的公主, 需要拉拢人心,只好又生硬地加了一句, “李常乐和其他娘子们可还好?”
“常乐一切平安,就是被吓到了。”皇帝说着叹了一声, 头痛地按了按眉心, “多事之秋。罗刹鸟的事刚刚了结, 宴会上又闹出怪事。这次还发生在公主府,等传出去,不知又要被人说成什么样子。”
李朝歌见状说道:“这次和罗刹鸟不同, 扶乩是那些娘子自己召来的鬼,和圣人有什么干系”
天后见状也说:“是啊,圣人, 你勿要过度自责。大唐这么大的土地,这么多人口,怎么能不发生些事情呢?圣人不要什么事都往自己身上揽, 你精神不好,需要静养,不能再耗神了。”
皇帝这些日子头疾越发严重,已经到了无法视物的程度。皇帝一直忍着不说,不想让外朝看出端倪。他总觉得自己的病一定会好,偏偏世事不遂人意,这段时间灾祸一件接着一件,皇帝就是想静养都不行。
皇帝叹了一声,不想再谈自己的病情,直接说起长公主府的事情:“听常乐说,高娘撞了邪,她现在怎么样了?”
“儿臣走时,高子菡服了汤药,精神大好。剩下的不过些皮肉擦伤,不足为患。长公主今日受了惊吓,但除此之外,并无不适。”
皇帝听着抬起眉,他作为舅舅,这样说自己的外甥女不好,但是,皇帝还是惊奇道:“高娘已经完全好了?”
“是。”
皇帝听完许久说不出话,天后眼睛缓缓扫过,说:“皇家的血脉有龙气保佑,鬼怪不敢近身也不奇怪。高娘没事,其他几个小娘子也平安回家,圣人尽可放心了。”
皇帝想到另几位牵扯其中的娘子,忧虑地叹了口气:“朕倒不是担心鬼怪作乱,而是担心朝中老臣。裴老夫人、舅公等人都年事已高,要是被这些东西吓到,出了什么好歹,朝中可担当不起。”
天后和李朝歌一齐沉默,皇帝长吁短叹,她们两人就静静听着。李朝歌对长孙家、裴家没什么特殊感情,甚至隐隐敌视。前世李朝歌上位时,没少被裴家、长孙家的党羽为难,资源只有这么多,李朝歌爬上来了,裴家、长孙家就要少一块,谁愿意呢?
天后作为小户出身平民皇后,对于垄断了绝大部分资源,却还端着姿态对寒门挑挑拣拣的世家同样不会抱有好感。只不过现在时机不成熟,她还需要用裴家、长孙家罢了。天后等皇帝自己感叹了一会,才不走心地劝道:“圣人尽管放心,裴家老夫人和舅公有先帝龙气庇佑,必然会逢凶化吉,转危为安。区区邪祟,奈何不了这二位的。”
皇帝说这些话,一方面诚然担心,另一方面,也在暗示李朝歌。李朝歌的神通他是见过的,她能驱走东阳长公主的鬼怪,自然就能保护裴府、长孙府。皇帝本意是想让李朝歌去裴家、长孙家走一圈,无论有没有鬼,多少求个安心。然而李朝歌像是没听懂一般不接话,素来善解人意的天后也没破译出皇帝的言外之意,皇帝见她们没反应,便也没有再说。
为帝王者,暴露真实意图是大忌。皇帝想到众人已经平安回到府邸,东阳长公主府的鬼怪也被赶走,接下来应该没事了。他便放了心,没有再提让李朝歌驱鬼的事,反而说:“最近东都不太平,怪事一桩接着一桩。这些日子,你们便不要出宫了。”
看,果然来了。李朝歌很不情愿,但她也知道急躁解决不了问题,便忍住心急,安安静静地应了。
皇帝最近精力不好,李朝歌报了平安,就主动请辞。她回到德昌殿,看着周围熟悉的摆设,颇无奈地叹了口气。
她只是短暂地获得了一天自由,就又被关起来了。她必须想办法,尽快搬到公主府去。
·
李朝歌接下来几天修身养性,老神在在。她听闻长孙府、裴府和曹府都请了和尚作法,道场十分盛大。李朝歌不屑地笑了一声,静静等着接下来的事。
高僧作法后,接下来几天东都风平浪静,甚至长孙家和曹家频频有喜事发生。
长孙涣最近在朝堂上一帆风顺,可以说得上心想事成。他自己暗暗心喜,回家后洗脸,意外地发现他在掉眉毛。
这不是什么值得记挂的大事,长孙涣并没有当回事。同时,沉疴许久的曹太师在今年春天忽然身体好转,短短半个月内,不光头风、腿痛等老毛病好了,甚至能下床,去花园里走三圈都不见累。
太子李善听说太师身体转好,十分高兴,亲自去曹家探望。朝廷内外都喜洋洋的,前些日子闹鬼的阴霾仿佛是晨间的雾,被太阳一蒸,就渐渐消散了。
然而太子探望后没几天,情况突然急转直下。长孙涣的眉毛掉的越来越严重,到最后他不得不借用妻子的眉黛,靠螺黛来遮掩。在一次常朝日,长孙涣禀报政事,说得好好的,忽然一头朝地面栽倒。
众人大惊,皇帝也吓了一跳,连忙让御医给长孙涣诊脉。但是长孙涣就像睡死过去了一般,怎么唤都不醒。御医给长孙涣针灸穴位,过了一会,无奈摇头。
皇帝没法,只能归因于长孙涣太累了,让人小心将长孙涣送回府。早朝散去后没多久,宫外又传来消息,曹太师在花园里散步,不小心从石头上摔下来,胫骨摔骨折了。
曹太师那么大的年纪,骨折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前朝的消息很快传到后宫,李朝歌听到,只是淡淡应了一声。
宫女把这些稀奇事传给李朝歌,本是期待李朝歌的反应,毕竟李朝歌前段时间抓妖除怪,异常踊跃。然而宫女的预想落空了,李朝歌毫无波澜,宫女等了一会,不甘心地问:“公主,前段日子长孙家和曹家的娘子在东阳长公主府撞鬼,今日长孙府和曹府就接连出怪事,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门道?”
李朝歌的表现依然很冷淡,不紧不慢道:“长孙家和裴家百年望族,人脉通天,他们不是请了得道高僧过来作法吗。让他们问得道高僧去,问我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