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一个人的火锅 (第2/2页)
姜念这家伙,也就比薛睿大个三、两岁,却这么爱“悲秋”。想来一是深受了桑恬的刺激,二是他认识的那个投资大神在和他谈及投资理念的时候,夹带了太多“五十感悟”的私货。
薛睿不清楚这一刻的他,为什么突然这么爱复习“姜念语录”,仿佛不可遏制。
也许就像猫爱吃老鼠,是为补充体内的牛磺酸。薛睿这时候不断强行进补“姜念”,又是几个意思?又是什么指引?
薛睿走到了十字路口,如果穿过路口,又是奔了万绿园的方向去了。薛睿没想把动静整大了。于是停住了,转身准备回去。
再次路过火锅城的时候,薛睿看见那一对男女正推门出来。
那个漂亮姑娘也看见了薛睿,吃饭的时候,薛睿一直注视了那个姑娘,两个人的眼神就没有碰在一处。这一刻,那姑娘的眼神居然和薛睿的眼神有了两、三秒的对视。
这其间的时间很短,但薛睿确认这短暂的“凝视”曾经发生过。只是,薛睿无法读出这眼神里的语言。如果回到两年前,他或会以为那眼神里的文字就是:放马过来。
一阵微风拂过,冷静了的薛睿结束了他的自欺——那也许只是错愕的眼神。
好了,岁月会时刻告诉你“失去不再来”这样一个真相。
那么,那些年,被薛睿读懂了的那些“期货技术分析”的语言,又有多少是误读呢?又有多少是自以为是呢?又有多少的“有用”,其实是不堪一击的呢?
元揆说:“用技术分析得出了结论,对的也是蒙的”。他在说这句话的时候,脑海里会不会出现一个唯美的姑娘莫名的眼神呢?
信则灵不信则无。这世界,又多少存在,其实与大数据没有一毛钱关系。
科技是有其解决不了的问题的。薛睿并不盲从也不担心未来的大数据世界。
据说湖北有一间长江水文站,保留了这样的统计:每年都有一个固定的比例的人们,死于长江却无法发现理由,他们把这类悲剧叫做“江河暗示”。这个比例虽然很小,却顽固地一直存在着,而且数字相对稳定。
现代科技可以提高人类的寿命,却无法解决“概率”问题。如果以十年为一个阶段划分人生,每一个十年里,总有一定比例的人离开这个世界,这个比例也是顽固地存在着的。
薛睿并不相信那些关于生活习惯,或者过劳死的解释,那些都不过是事后诸葛亮。事实上,如果没有生活习惯问题,还会有疾病、瘟疫、自然灾害……总之,这个比例,科技解决不了。
科技可以解决生命的长短,也无法解决生命过程,无法解决概率问题。一如“咯噔咯噔”。
所以,岳石即便可以“看见”未来,也无法知道过程,他的敢于尝试,也是需要一种疯狂气质的。
科技,只负责解决物质层面的内容。
我们被这个时代的科技进步,惊着了,以至于眼花缭乱。而事实上,人类连用实验室的基本元素,来合成一个活的细胞,还远远做不到。而任何一个最简单的生命体,都可以轻易完成。
爱因斯坦说:“我深信任何一个严肃的科学家,他看到宇宙如此的奇妙与和谐,他不可能不相信上帝。”
这世界,也并不需要听从爱因斯坦的描述。但薛睿相信科学未必能解决金融投机这类非科学的问题,到是有可能用大数据折腾死金融投机。
一切以博弈为基础的金融行业没有未来?
与大数据抢时间,赶在这世界变样之前,把财富拿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