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第一百零四章咸鱼。 (第1/2页)
小皇帝正有些局促不安不知所措, 忽听盛灵玉开口道:“第七日。”
康绛雪一个愣神,没想到盛灵玉猝不及防转移话题:“什么?”
盛灵玉道:“长公主遇刺病倒,今天是第七日。”
小皇帝脑中一下清明, 终于反应了过来……自宁王大婚之后,今天正是长公主倒下的第七天。
小皇帝没有实际去看过, 只听闻长公主甚是消瘦,用了许多『药』都不见好, 整日里昏睡不醒,偶尔醒来便一直吐血,人已经被折磨得和之前的雍容华贵之态判若两人, 杨『惑』则一直陪在长公主的身边日夜伺候,在这几日间自朝廷上下赚了许多母慈子孝感天动地的美名。
原文之中,杨『惑』最后是在时机成熟之后杀了长公主才成功上位, 是个名副其实的带孝子, 如今换了个时间点,带孝子成了大孝子,说起来也有几分讽刺。
康绛雪心里想着,倒是有些不太明白盛灵玉怎么会突然提起这件事,他用眼神表示疑问,盛灵玉便接下去道:“杨『惑』手里头有不少事情都纠缠不清,却仍没有放弃陪侍长公主, 陛下觉得, 这里面的感情有几分是真心?”
杨『惑』的人设康绛雪很清楚:一个极致的利己主义者。若说到母子情, 也许并不是没有, 只是感情和利益比起来总是利益为上,而对待感情说放弃就放弃,不会有丝毫不舍。
不过康绛雪还是不明白盛灵玉为什么要说这个, 他询问道:“他有几分真心与我们有何关联?”
盛灵玉淡淡回道:“没什么关联,只是微臣有几分在意罢了。”
说着,盛灵玉很清淡地笑了一声,没任何犹豫地改口道:“杨『惑』现在很忙,但还不够忙,没到山穷水尽之处,对许多事尚有余力,微臣有心寻个法子,叫他快些自顾不暇,以免他『插』手误了陛下的事。”
这话里有些要在背后落井下石搞事情的意思,可小皇帝一点不觉得阴险,反而特别精神,兴致勃勃。
搞杨『惑』好啊,搞死他才好。
小皇帝道:“你想怎么做?”
盛灵玉垂眸:“杨『惑』想要个好名声,可好名声哪里容易得?名声在身,反而寸步难行。”
康绛雪听得半知半解:“你的意思是……”
盛灵玉不再含含糊糊,简略道:“长公主遇刺,皇宫里的御医都已经看过,无人能治,一直拖到今天,越拖越糟糕,不妨趁这个时机,寻几个民间的游医送进去。”
送进去几个医者自然容易,可目的何在?不等小皇帝发问,盛灵玉便回答道:“长公主的病情,想来医者们开的『药』方都大同小异,我们便在这『药』方的基础上,多加一份『药』引。”
康绛雪忽然有了点预感:“……什么『药』引?”
盛灵玉回道:“病患至亲之人靠近心脏位置的血肉,每日二两,一同入『药』。”
长公主的至亲之人,只有杨『惑』这个亲生独子,说白了,这个『药』引子就是要杨『惑』自胸口剜肉。在这种没有外科设备的时代,胸口剜肉的风险极大,很可能会伤口感染一命呜呼,再退一步,就算不死,那也对身体损伤极大,气血两亏,绝对什么都顾不上了。
再者……每日二两,不止一次,若是真剜了,只怕杨『惑』死得比油尽灯枯的长公主还要快。
康绛雪为盛灵玉口气平常却细思极恐的主意而一阵心惊,越想越觉得这主意本钱极小收益极大,他惶惶问道:“这么大的风险,杨『惑』怎么会照做?”那毕竟是杨『惑』,杨『惑』最爱的只有他自己。
盛灵玉的神情间没有任何忧虑,他近乎平常道:“若是大街小巷、朝廷内外,人人都知道有这么个『药』方存在,只要割肉就能救长公主,陛下认为杨『惑』会不会照做?”
小皇帝一时沉默,竟是忽然间明白了盛灵玉之前说的那句“名声在身,反而寸步难行” 是什么意思。
是了,不管杨『惑』自己怎么想,究竟愿不愿意,当所有人都知道有『药』引子这事的存在,杨『惑』这肉便不割也得割。道德绑架就是这个道理,更扎心的是,在古代的社会背景下,杨『惑』根本没有拒绝的可能『性』。
康绛雪豁然开朗,但不免还有别的担忧:“可等杨『惑』割了肉长公主却不见好,这又该怎么说……游医的『性』命岂不是没有保障?”
盛灵玉道:“长公主若不好,定然是因为杨『惑』的救母之心不够真诚,与游医何干?”
小皇帝:“……”
杨『惑』不割肉,长公主有个三长两短就怪杨『惑』不肯救人,割了肉不起效,则怪杨『惑』的心思不纯,总之不论如何全怪在杨『惑』头上,加上拿亲人的血肉做『药』引的传说自古有之,这个法子也不突兀,咋说呢,就……绝了。
真就绝了。
康绛雪完全说不出话,他怔怔看了一会儿盛灵玉,内心里满是膜拜之情,不同意是不可能的,他当下便点点头,尽数交给盛灵玉去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