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莹电子书www.ibingtxt.cc

字:
关灯 护眼
冰莹电子书 > 三国从江东开始 > 第124章 大嘟嘟上线

第124章 大嘟嘟上线 (第2/2页)

周瑜的心思因为于琦这一番话而重新变得活络、变得生机勃勃,以至于一见面,小乔就发现了周瑜身上的变化,痴缠着追问了几句,周瑜却只是笑而不答,不过从周瑜对小乔宠溺的举止中能看的出来,周瑜对小乔是越发的喜爱。

周瑜跟小乔的狗粮并没有酸到于琦,因为跟周瑜身边只有一个小乔相比,于琦的身边有足足三个姿色各异的美女。

在接下来的几天中,于琦仿佛又回到了去年他刚刚举行完结婚庆典的时候,每天都要会见不同的客人。

转眼间到了建安二年的二月,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春耕时节。

俗话说无农不稳,无商不富。纵观种花家五千年历史,粮食问题始终是制约着社会发展的一个大问题,土地产出有限,没有足够的粮食,就喂养不了更多的新生儿,无形中就给种花家的人口上限设置了一块天花板。

而于琦要做的,就是打破现有的这块天花板。

改进生产工具,改变生产模式,改良生产资料……这些手段,有的在于琦的干预下能被迅速推广,譬如曲辕犁;有些就算是于琦出手干预,也不是一年两年就能见效的,譬如轮作制,譬如稻、菽间种,譬如桑基鱼塘,譬如两季稻的试种。

毕竟是关乎民生的头等大事,就算是于琦,也不能强制推进

似鲁肃这般贤才毕竟是少数,于琦也没指望他们能再拉拢来一个类似的贤才,就算只是跟当年徐庶他们那样,只招揽来一些普通的读书人也好,也能充实下江东的基层文官力量——读书人,尤其是有点才能的读书人,永远都是缺的。

这个时候,周瑜忽然开口道:“使君,若是我们举荐的人才,是淮南人士,并且在当地有些声望,那不妨让他们等一等,让他们在当地为使君北伐之事出一份力;使君虽然礼贤下士,愿意招揽他们,但是也要顾及属下们的心情,若是他们能在使君北伐的事情上立有功劳,那么使君就算给他们高官厚禄,他们也拿的心安理得,而属下们不会心生攀比嫉恨之念。”

这是人之常情,也确实是需要顾及的一点,于琦记在心中,对周瑜称赞道:“公瑾说的有道理,我希望以后也能这样,我有什么思虑不周或者考虑不当的地方,你们都能及时的给我指出来,我又不是那种因言罪人的独夫,你们不用顾虑。”

又商议了一些杂事,见天色不早,众人这才纷纷告辞离去,唯独周瑜走到门口又折了回来——小乔今天跟着来府中看她姐姐,说好了今天一起用餐的。

在前往后宅的路上,于琦对周瑜道:“公瑾啊,你今天的表现就很好嘛,你的才能我是知道的,你不要有所顾虑,要大胆的展现你的才能。”

“今天咱们提到了北伐的事情,其实我还有一个想法,若是陈登的计划能得以实现,让吕布跟袁术之间的盟约破裂,让袁术就不得不面对曹操、吕布、刘表还有咱们这四方的压力,若是条件合适,我可能会遣一路偏师,到时候我希望你能帮我。”

于琦话音刚落,原本亦步亦趋的跟在于琦身后的周瑜顿时脚步一停,随后神色复杂的望着于琦的背影,抿了抿嘴,这才快步跟上。

说实话,周瑜一直自负才华,又逢乱世,心中自有一展才华、平定乱世的抱负,这也是当初他在小乔的劝说下半推半就的跟了于琦的原因,如今听到于琦愿意以一路偏师相托,一直平静的心中顿时横生波澜。

自孙策去世之后,周瑜虽然追随了于琦,并在最近的议事上开口建言献计,但其实他的心中一直是如封似闭的,因为他还不能走出他跟孙策的情谊给他制造的回忆圈,他甚至会暗地里拿于琦跟孙策做比较,虽然他自己曾对小乔说道:这世上却也不会有第二人能像孙策那样信重他。

没想到……

就在周瑜心思紊乱的时候,却听于琦继续说道:“日后咱们的地盘越来越大,难免需要人都督一方,或者是独领一军在外征战,如今我的几个部下中,你是最有希望的;不过在这之前,你要有拿得出手的战绩,又能让他人信服的能力。”

说着,于琦转身拍了拍周瑜的胳膊:“好好干,我看好你。”

周瑜长出了一口气,按捺不住心中的激荡之情:独挡一面、都督一方,这几乎是一个主君对其属下的最高褒奖了,若真能如此,那才真称得上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了。

虽死无憾矣!

周瑜的心思因为于琦这一番话而重新变得活络、变得生机勃勃,以至于一见面,小乔就发现了周瑜身上的变化,痴缠着追问了几句,周瑜却只是笑而不答,不过从周瑜对小乔宠溺的举止中能看的出来,周瑜对小乔是越发的喜爱。

周瑜跟小乔的狗粮并没有酸到于琦,因为跟周瑜身边只有一个小乔相比,于琦的身边有足足三个姿色各异的美女。

在接下来的几天中,于琦仿佛又回到了去年他刚刚举行完结婚庆典的时候,每天都要会见不同的客人。

转眼间到了建安二年的二月,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春耕时节。

俗话说无农不稳,无商不富。纵观种花家五千年历史,粮食问题始终是制约着社会发展的一个大问题,土地产出有限,没有足够的粮食,就喂养不了更多的新生儿,无形中就给种花家的人口上限设置了一块天花板。

而于琦要做的,就是打破现有的这块天花板。

改进生产工具,改变生产模式,改良生产资料……这些手段,有的在于琦的干预下能被迅速推广,譬如曲辕犁;有些就算是于琦出手干预,也不是一年两年就能见效的,譬如轮作制,譬如稻、菽间种,譬如桑基鱼塘,譬如两季稻的试种。

毕竟是关乎民生的头等大事,就算是于琦,也不能强制推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