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自己的世界(三) (第2/2页)
不是忧虑组成的裂痕,也不是带忧虑情绪的裂痕,那道黄色的裂痕就是物化了的忧虑。如果用存在主义的话来说,这黄色不再是无定性的存在,它已取得本质与意义。
是以,白安歌眼中的事物,其实是意义的物化、情绪的物化,画作也仅仅是意义、情绪的表现形式、一件外衣。
到这里,谢今夕看到了自己父亲用蓝色钢笔在下方批注的两段话。
“未必色彩是什么物化的意义、物化的情绪,但这种表达可能更贴近他眼中的世界,也许他眼中那意义、情绪本身就是‘物’而已。就像自然世界的花花草草,对他来讲忧虑也是一种物,他通过现实的手法将它画出来,所以他说自己是个现实主义的、写实的画家。”
下一段话墨水深浅不一,看得出他父亲写下时不停顿笔,边写边犹豫、边思考。
“或许,他眼中的世界真的与我们不同,我以前……听说过和他类似的人,但……”
谢今夕只觉得自己父亲有些欲言又止,他继续往下翻,下一页就成了剪报,头条是《新锐画家精神疾病恶化,不日将入院进行长期治疗》,内容是白安歌被诊断为精神分裂且病情越发严重,不得不被强制入院治疗。
报道表达了对白安歌这样天才的惋惜,同时也隐晦地表达了白安歌之所以能成为新锐画家,和他精神疾病造成的幻视密不可分的意思。这篇报道中,之前白安歌在访谈内说出的话再次被黑体加粗标出来,好像在说他的精神疾病早有迹象一般。
下面还有他父亲的批语:“精神分裂、幻视……好吧,这是个合适的理由,但也许他说的是真的,他只是看到的东西和我们不同而已。媒体永远在尝试先得出结论,再反过来从以前的事中寻找蛛丝马迹,将那些只言片语截出来当做支撑他们结论的论据。”
再向后翻一页,便是白安歌跳楼身亡的新闻报道,再向后是白安歌几幅作品彩印出来的纸,谢今夕停在最后一张画上。
那张画的名字叫做《世界》,画中描绘了截然对立的、但同样扭曲的世界。一个世界像一面破碎的镜子,也就是说,扭曲的只是其中一个世界,破碎的镜子只是因为倒映了另一个世界显示出了同样扭曲的世界。
画中的色彩复合在一起,宛如河流、又似烈火,其中有许多黑色的虚影重叠在一起,虚影横向拉长,就像是……像是……
“蠕虫……”
谢今夕喃喃出声,他见过这幅画,不,应该说他见过与这幅画类似的情景,就在三位一体椅上,象征超位的那个他曾用一种极高纬的视角观看正面与反面世界。
谢今夕看了眼这幅画的完成时间,这幅画在所有画中完成得最晚,是白安歌自杀前完成的最后一幅画。
怪不得白安歌自杀后,居然也会来到反面世界。
谢今夕叹了口气,他以前虽然听说过白安歌,但也仅仅是大致知道他的名气和他的死,在他死后白安歌的名声非但没有小,反而因为死法的离奇而变得越来越大。
他也没想过有朝一日,居然会在反面世界遇见一个现实世界中‘已死’的人,更没想过白安歌的作品居然显示他在现实世界中,或也看到过与他看到过的类似场景。
可惜,可惜他没有记忆,也可惜他现在才看到这个剪报册子,否则他肯定会和白安歌多交谈几句。
关于白安歌,谢今夕猜测他大概和封斯年是一类人,封斯年能听到叙述的声音,而白安歌眼中的世界也和正常人眼中的世界截然不同,白安歌能看到意义、情绪等等东西凝结为的‘物’。
“所以那时……真的不是我疯了,而是我真的、见到了世界的本来面目。”
谢今夕的画和剧烈起伏的心情引起了穆塔的注意,穆塔走过来时,谢今夕将剪报递给他,将自己的想法和猜想都说了一遍。
“真的可惜,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遇见他……”
作者有话要说: 文中具体观点段落化用自让-保罗·萨特的《什么是文学》的第一节 ,施康强译本。
当然是作者添油加醋胡乱加了一些话,具体观点建议大家阅读原文。
感谢在2021-08-14 23:38:14~2021-08-16 14:44:3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云楼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浮鍭 10瓶;软泥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