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祥瑞 (下) (第1/2页)
“对不住,最近有点儿累!”张潜讪讪地用胳膊将自己支撑起来,抬手擦掉脸上的口水。
短短二十几分钟的车程,自己居然也能睡过去,今天真是出丑出大了。好在自己没有说梦话的习惯,否则……
“用昭刚才梦里好像做了一首诗!”张九龄的声音再度响起,紧跟着,信手推开了马车的门,纵身而下。“听起来很有滋味,一会儿候朝之时,不妨写下来,让为兄仔细拜读。”
“诗,没有,肯定没有!子寿兄听错了,听错了!”刹那间,张潜窘得浑身发烫,一边快速往车下跳,一边用力摆手。“我根本不擅长此道,即便说了梦话,诗也肯定不是自己写的。子寿兄就别难为我了!”
“不是你写的,那是谁写的?”张九龄听得将信将疑,皱着眉头反问,“我以前从来没听说过类似的词句。“枉遣红颜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不错,不错,与你酒宴上所说那番高论,相得益彰。却不知……”
“我真的不知道是谁写的,子寿兄,走快些。马车内有点儿热,桥上秋风有点透骨!”张潜闻听,窘得愈发离开,逃一般加快脚步,将张九龄丢在了身后。
终于还是晚节不保,在梦里抄了别人的诗。好在原作者流传下来的诗句甚多,不至于被自己“偷”了两句,就从唐代诗人当中除名。
“用昭,慢一些,慢一些。你认得了路么,皇宫里乱窜,小心挨板子!”张九龄的话从背后传来,隐隐带着几分调侃。
“我认……”心中的负疚迅速被无奈取代,张潜停住脚步,讪讪摇头。
大明宫在二十一世纪,早就变成了大明宫遗址。他怎么可能认识里边的路。而眼前的房间,鳞次栉比,岔道儿也一条挨着一条,没头苍蝇般乱撞下去,撞到天黑,他恐怕也找不到哪里是朝堂。
“顺着脚下的路,径直往前走吧,两侧是左右执金吾的杖院。再往前,是东观和西观。”难得拿捏到了张潜的短处,张九龄满脸得意地追上来,笑呵呵地替他指点迷津。过了东西两观,是东西朝房,乃为四品以上早晨等候入朝的地方。过了东西朝堂,就不能乱走了,咱们俩现在都是文官,得走含元殿东侧的通乾门,然后再走日华门……”
一番介绍下来,没等说完,张潜已经被说晕了。只好老老实实地跟在他的身侧,亦步亦趋。
好在张九龄如今也算吏部里的红人儿,跟沿途的各处侍卫,都混得脸熟。拿出相关文凭来,说明自己是奉命传召张潜去参加追朝的,后者也没加以任何刁难,让他们兄弟两个一路顺风地走到了紫宸殿外。
因为并非朔望之日,所以今天的朝会,便在紫宸殿的前殿内举行。一则让皇帝在议事的间歇,可以暂且回到后殿休息。二来,对臣子们的礼仪要求,也都可以放松一些,不必像含元殿或者宣政殿朝会时那般一本正经地端着。
张九龄和张潜两个到的有点儿早,正式廷议还没结束。所以兄弟两个,便在一名内宫管事的带领下,先在紫宸殿右侧的一间厢房里头安顿了下来。按照张九龄的趣味,原本还想拉着张潜,帮他好好回忆一下梦里所吟的那两句诗,是否还有上下文。然而,后者却捂着脑袋,坚决不肯承认自己做过梦。无奈之下,前者也只好悻然作罢。
既不能探讨诗文,又不准许大声说笑,等候“追朝”的时间,就显得有些漫长了。好在陆续还有其他奉命前来“追朝”的低级官员到达,大伙相互之间以前交往不多。彼此寒暄几句,各自报一下名姓和所在部门,倒也不至于过于无聊。
“子寿兄,在下听闻,今日有人向圣上进献瑞兽一只。高达两丈有余,龙首蛇颈,五色斑斓。在下孤陋,翻遍手头书籍,却从没见过如此神异之兽。不知道子寿兄可否详细说一下那瑞兽模样,也好让我等开开眼界?”一堆深青、浅青袍子之间,张九龄的六品官袍,显得格外吸引眼球,很快,就有人凑上前,打着讨教的名义跟这位“吏部新贵”套起了近乎。
其余众人,或者对瑞兽感兴趣,或者对张九龄本人感兴趣,也立刻将目光看向他,笑呵呵地附和:“是啊,是啊,我等孤陋寡闻,还请子寿兄将那瑞兽模样描述一番,让我等开开眼界!”
“子寿兄,反正时候尚早,你不妨为我等分说一二。”
“员外郎,在下是从洛阳而来,平素根本见不到……”
……
然而,张九龄却不愿意引火烧身,果断将话题转向了别人,“不瞒各位,在下今天也没看到那瑞兽到底是啥模样。今天不是轮到在下参加朝会之日,只是听到了上头的临时安排,才与各位一起等在这里。”
“噢!”众人又是遗憾,又是羡慕,望向张九龄的目光好生复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