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风雨欲来叔父怜汝 (第1/2页)
“不知诸君意下如何?”年轻人已经换回白巾白袍的庶人装束, 面如白玉, 衣容整洁地坐在酒肆中, 举杯对酒肆中另外几人道。
只见此处除荀忻外, 相隔不远的案席上还有四人两两对坐。
这几人身形高大, 穿着厚绢所制的襜褕,短衣窄袖,腰中佩刀,一看便知是市井游侠。
这些人彼此对视, 为首那人警惕地朝四周看了看,确认萧条的市肆中没有行人经过。
他按着腰间佩刀,起身走到那位看起来气度不凡的年轻人面前,沉声道,“汝乃何人?”
“我是何人并不重要,君只需知, 我诚心相助。”
“汝怎知晓我等有意劫狱?”他眼神凶戾, 右手将刀刃抽出数寸, 作势要拔刀威『逼』。
荀忻看向此人拔刀的手, “君不欲劫狱,而欲入狱乎?”
你想在市肆中杀人, 是嫌自己在外面待得太自由了?
那人冷笑一声, “如今世道纷『乱』, 死一庶人耳,有何人追究?”
“我知诸君之友身陷囹圄,而我亦有友困于狱中, 与君同心同德,其志一也。”姿容过人的年轻人拱手拜道,“请君勿疑。”
讲道理,我们的目标是一样的,为什么不能一起合作呢?
见他这样说,那名游侠将信将疑,“汝果真欲劫狱?请问计将安出?”
你要真想劫狱,你得说说你的计划啊。
另外三人也围坐过来,只见年轻人用耳杯敲了敲木案,当垆卖酒的酒贩闻声竟将酒瓮搬进了列肆内,一副准备关门停业的架势。
四人愕然。
这年轻人竟然是酒肆主人?等等,这家酒肆的人看着面生,难道竟然是特地为他们几人而开?
他们心中沉思,只觉得眼前年轻人神秘莫测。
————————————————
狱吏李君今日休沐,晨光熹微时他推门而出,准备洒扫庭院。
他拿起芦苇草编制的扫帚,清扫地面上的落叶,将落叶归于一摞,就要转身去拿青铜箕来盛装泥尘和落叶。
“咦?”李君疑『惑』地看向庭树枝上垂挂的朱囊,这是谁挂上去的?
他放下手中扫帚,连忙走过去摘下朱囊,入手颇有些分量,打开一看,里面有一截用封泥封口的细竹管,一张素帛。
令人震惊的是,囊内竟还装着五枚金光灿灿的金饼。
李君将金饼取出细看,用牙咬了咬,再看时金饼上留下了齿痕,这居然是真的金子!
李君将金饼放回囊中,慌张地将院门加上门栓,直冲进厨房,拉住正在炊煮朝食的妻子,“卿可知此囊从何而来?”
“妾未尝见也。”他的妻子茫然地望向神情激动的丈夫,看到他手中拿着的赤囊,摇头答道。
“我方才洒扫时,此物悬在我家庭树上。”李君举袖擦了擦脑门上的汗。
妻子放下手中在忙的琐事,用裙角擦着手问道,“囊中有何物?”
李君看着妻子平静而不解的眼神,探手从囊中取出几枚金饼,满意地见到妻子的表情转为震惊。
他只是长安狱中一位百石小吏,出身贫寒,靠着游学而粗通经义,家里连仆从都没有,更别提金饼。
妻子反应过来,赶紧关上了厨房门,“为何悬在我家树上,囊中除金饼外还有何物?”
李君闻言走到灶前,将囊中装的东西抖落出来,青翠的细竹管在灶台上“骨碌碌”滚动,妻子将它拾起,“这是?”她伸手准备打开封泥。
“暂时勿要擅动。”李君忙阻止道。
他自己展开素帛,只见上面写道,“吾知君为长安狱吏,有事相求……”
李君目光一凛,继续读下去,帛上写着,让他把竹管交给长安狱中的囚徒,颍川人荀攸,荀公达。
而后威胁他,既然可以把赤囊悄无声息挂上他家的庭树,也可以悄无声息地取他狗命。
“……事成后,另有重谢。”
李君放下素帛,被这么威『逼』利诱一通,他捡到金子的喜悦渐渐消散,有些忧心这事是福是祸。
等他将帛上的内容告诉妻子,妻子却道,“董卓无道,如今长安城中人人自危,他所捕之人多是忠良之士,君若相助,当称义举。”
“此事若行动隐秘,应该无人能知。”妻子说着大义凛然的话,其实没说出来的理由夫妻两人都心知肚明。
一边是利,一边是死,纵然逐利有那么一点风险,又怎能不冒险一试呢?
李君从妻子手中接过细竹管,点了点头。
————————————————
第二日长安狱中,李君找到记录囚徒信息的名册,果然找到新录入不久的那个姓名。
一位狱卒走进门,拱手对着跪坐案后的上官拜倒,“李君寻小人何事?”
李君将手上的竹简递给他,“汝家中来书。”
狱卒称谢接过,展开竹简,竹简上歪歪扭扭写了几个字,狱卒认出这笔迹属于自家刚开蒙的儿子,“祖母病,父速归。”
狱卒看完面『露』惊『色』,跪倒稽首道,“上司容禀,我母病重,传书命我速归,下吏乞假归家。”
“正当如此,你自归家。今日晡食,我来替你分食与囚。”李君沉『吟』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