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公子笙 (第1/2页)
“公子这边请,校尉大人有些事情耽搁了,劳烦您先入座等候片刻。”
笙公子抬头看了一眼那楼前的楠木牌匾,皱了眉头。
只见其上用金笔狂放地写了四个大字:闻梅煮酒。如此风雅的名字,谁能想到却是这阳城中最大的秦楼楚馆呢。
天子脚下,如此张扬地喝花酒,这个曾杨倒是比他想的更加大胆。
提起衣摆,笙公子跟着那引路的小奴走进了楼。
曾杨事先预订了雅房,仍然是那狂放的笔锋,“倦鸟归”飘逸的三字下别致地插着一束荀草,这种能使妇人容貌美丽的草在药商的哄抬市价下已经成了阳城里身份的象征,这里却用来插在门上任其枯萎。
笙公子不露痕迹地微微眯起眼,这闻梅煮酒当真是名副其实的挥金如土。
“阳羡微紫,煨火烹之,眼下该是正好,公子请先慢慢品鉴,莫要等茶凉失了味。”小奴说完退出了雅房。
笙公子爱茶,在君府时收敛的嗜好到了阳城反倒刻意张扬,任人投其所好。
又等了约莫一盏茶的功夫,手里的清醇的茶汤刚见了底,屋外一阵刀剑与盔甲叮咣的碰撞声由远及近,脚步散漫微沉,正是曾杨到了。
呼啦一把拉开屋门,曾杨的声音先人一步传进了“倦鸟归”,“笙公子久等了,曾某先罚酒一杯。”
“不敢说罚,是笙某偷得闲,独饮了这一盏好茶。”笙公子起身揖道,言语恰到好处,让来迟的曾杨听得十分受益,还连带着夸了他安排的阳羡茶。
“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儿,笙公子喜欢就好。”曾杨粗咧咧地席地而坐,将一直拎在手里的酒罐随意扔上矮桌,“来来来,尝尝这坛蓬莱春。”
“蓬莱春?那不是那北夏三皇子的酒方么?”
“可不是,这三皇子说来也是够稀奇的,北夏各部落纷争不断,储位之争惨绝人寰,他倒好,跑到南唐呆了半年之久,而且还住在什么楼,啊,总之不是什么正经地方。”
“三皇子王爱酒,借故邀人品鉴,见了不知多少人。”
“那也就是阴谋论说,北夏危如累卵,对我们雍州算不得什么威胁。”曾杨将蓬莱春满满倒了两个大碗,军中豪气,不是用专门的酒樽便是用碗,“这蓬莱春是是他那些酒方子中最富盛名的,我花了好些心思也就酿出这么一坛,今儿刚起出来,快尝尝。”
“曾校尉亲自酿的酒,笙某却之不恭,借此一碗,先敬谢校尉伯乐厚恩。”笙公子说完以广袖掩面,一滴不洒干了整碗。
蓬莱春号称千日醉不醒,极是醉人,便是大成境的武学根基也解不了这么浓厚的酒力,一碗下去,笙公子的两颊霎时有了些血色。
“笙公子豪气啊。”曾杨面露赞赏,紧跟着也端起碗一饮而尽,“咳咳,我这酒味儿重了些。哎呀,你说说看,这酒方子都是正经的酒方子,怎么我酿出来的就是比不上三皇子酿的呢。”
“北方水冽,南方水软,单是酿酒的水就难有相同,更何况还有许多味的酒方。”
“哈哈哈,雍州之大,南涝北旱,叶不同时绿,花无一季红。”曾杨学着儒生摇头晃脑地念出鬼公闻名遐迩的《千里江山驳书》,“笙公子莫不是鬼公的学生?”
!
鬼公再博学,也是雍州流放的罪臣。
曾杨此问不可谓不使诈。
他若是承认鬼公的政见,还怎么继续维持校尉门客的身份。
“非也,笙某愚钝,只知辰阳宗万里河山的国策。”笙公子不爱酒,抿了口手边的阳羡茶,强压下胸口灼热的酒劲。
“辰阳宗那套国论早就过时了,要我说,朝廷现在这样霸着所有大小的决策不放手,全雍州的人想博功名的人都得挤破了头住到阳城来,搞得乌烟瘴气不说,阳城的地价一天一个样,很快啊,我这点饷银就连茅房也买不起了。”
笙公子不慌不忙地放下茶盏道:“这么说曾校尉倒是支持鬼公的策论了?”
“笙公子想知道我今天为什么约你到这里来吃酒么?”曾杨反问道。
不等笙公子回道,他神神秘秘地瞥了眼还剩一半的酒坛子说:“喝完这一坛,我就告诉你。”
酒过三巡,曾杨已经有了醉意,说话间也越发颠三倒四起来,从阳城驱逐的乞丐说到最近传闻里的瑶国时疫,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反观一旁陪坐的笙公子,则从容有度,时而整碗整碗地陪着喝酒,时而又悠然自得地饮上一口茶,耐心地听着曾杨侃大山,俨然一个好的听众。
“欸,怎么这么快就喝光啦。”曾杨将空酒坛倒了又倒,最后一滴也舍不得放过,见实在是倒不出来便扯着洪亮的嗓子嚷道:“来人,再给本大爷来上三坛蓬莱春。”
“哎哟,大人啊,我们这里哪儿有什么蓬莱春啊,您看秋露白行么?”来人赔笑道。
“行吧,知道你们的老板娘新得了这秋露白的改良方子,来吧来吧,三坛啊,不许少我的酒。”
原来这温梅煮酒的老板是位女子。
笙公子暗暗好奇,能在阳城开酒馆的,不可能是寻常女子。
“来来来,再干一碗。”曾杨肚子里的酒虫显然没有满足,原本混着酒喝并不好,但他自己都浑不在意,下人们也没人敢提。
“曾校尉别急,方才校尉说干了那坛子蓬莱春,便告诉笙某此约的原由,可不能无赖过去。”笙公子将新烹的一小盏茶推过去。
清茶解酒,虽然功效有限,但多少能缓和两种酒混饮的不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