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收购三个工厂 (第2/2页)
还生产船用导航雷达、收音机(包括汽车收音机)、洗衣机、电炊具、吸尘器、电子琴、微电脑等产品。
目前,全厂在册的职工有5847人,其中技术人员1070人。
工厂占地面积12.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3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8141万元。
文飞阳、关之林在四厂,当时没有得到具体的亏损数字。
因为,厂里面现在没有负责人,文飞阳当然明白其中的原因,谁也不愿意在一个没有油水的地方当官。
眼下的十八厂、四厂就像是一个大火坑,谁也不敢跳进来,仅仅是工人的工资问题,就是一件大麻烦事。
事实上,奄奄一息的无线电四厂,熬到1996年的时候,终于再也熬不下去了,公开宣布破产了。
破产清算的结果是,四厂账面资产2.1亿元,负债5亿元,所有者权益-2.9亿元,亏损额3.8亿元。
一只羊是放,一群羊也是放,无线电三厂、十八厂、四厂关之林全部都收购了。
不过,借此机会,也拿到了一大片土地,其中在浦东就有500亩。
VCD影碟机的项目在上海落户了,三厂、十八厂、四厂的工人们,终于收到了继续上班的通知。
为了保证生产的顺利,文飞阳特意把合肥的老员工、管理人员,调过来一部分,让他们亲自在各个岗位上负责。
“从国营到私营,我知道你们中间有许多人想不通,不过,市场是无情的,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适应市场。”
“企业是这个样子的,我现在就告诉你们,个人也是这个样子的,你们谁要是不愿意留在这里,可以通过自己的关系调走。”
文飞阳在收购之后的第一次会议上这样说。
“你们把我的话告诉下面的工人,对与所有人我倒是一视同仁的,愿意留下的我欢迎,不愿意留下的我欢送。”
文飞阳知道国企里的许多问题,并不是一刀切就可以处理好,所以,他出台了好几个办法。
有关系的想走,文飞阳是举双手支持,没有关系的想走,文飞阳也不会挽留,对于那些还有几年就退休的人,在对方同意的情况下,一次性给了补偿。
一下子收购了三个大工厂,面对着各种各样的事,文飞阳、关之林两个人忙的是昏天黑地。
等到企业慢慢地步入正常以后,关之林就带着女儿小雪去了深圳。
“飞阳,这里就靠你了,咱们拿下了那么多的地,我想要找人一起开发,不知道你是否同意我的建议?”
“小林,蛋糕大了就不是咱们自己独吃可以消化的,你的想法非常对,我百分百地支持你这样做,再说了,那些项目都可以在其他地方复制的。”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就是文飞阳总结出来的生存之道。
自己最大的优势就是有重生的经历,其实,在其他方面根本就没有底牌,如果这一生甘愿小富小贵当然无忧无虑了。
可是,男人心里面的欲望,一直在催动着文飞阳,不停地向更高、更大的目标冲锋。
因此,如果不联合一帮有势力的大人物、大豪门,文飞阳知道自己不一定那一天就被人给下黑手了。
1991年就这样在忙忙碌碌中,不知不觉到了年底。
有一天,文飞阳忙里偷闲翻看着桌子上的报纸,无意中,他看见了《上海证券报》上,刊登着这样一个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