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天赐良机 (第2/2页)
另外,还有1000多人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就告诉他们去自谋职业。
王余其、俞豪铨二人的想法非常简单,那就是将优质资产和产品剥离了出来,在分别成立通信设备厂、模具厂、电子实业公司、无线电厂等。
他们已经联系好了新加坡德加拉有限公司,打算合资成立上海德加拉电器有限公司。
其实,王余其、俞豪铨二人也是想搞好的,不过,市场是无情的,从1989年起,无线电三厂变成了一个无底洞。
时间到了1999年的时候,连续亏损达1O年无线电三厂,累计亏损额达到了8367万元,最终走到了破产的道路上。
这一切文飞阳、关之林两个人当然不知道,他们找上门来,并没有说明是想收购无线电三厂。
面对着上门的港岛客人,王余其、俞豪铨二人是又惊又喜。
“你们把三厂的大概情况说一说?”
文飞阳首先说话了。
“我们厂现有职工2947人,其中技术人员451人,工厂占地面积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3314万元。”
厂长俞豪铨简单地介绍了一下。
“你们企业的亏损可以说一说吗?”
关之林这些年的经验不是白给的,她一句话就问道了核心。
王余其、俞豪铨相互看了对方一眼。
“我们1990年生产了电视机5.3万台,录音机5.3万台,录音机机芯2.6万只,工业总产值5709万元,亏损1946万元。”
关之林听到这个数字,不由得就苦笑起来,轻轻地摇了摇头。
文飞阳、关之林两个人,从无线电三厂出来以后,就交换了各自的想法。
“飞阳,我觉得这是个大包袱,咱们还是不要接这个烫手山芋的好。”
“小林,我的想法恰恰与你相反,困难确实是摆在明处,不过,也并不是就没有办法了,只要把VCD影碟机交给他们,就可以起死回生了。”
“啊?飞阳,你是这样想的?”
关之林惊叫了一声。
“怎么样?你说我的这个想法行不行?”
“要是这样的话,倒是可以解开这个死结,就是不知道上面同意不同意咱们的收购计划?”
“我觉得这件事不难,不过,我并不打算就这样收购,而是想让他们再送一大块肥肉给咱们。”
“送肥肉?飞阳,送一大块什么肥肉,我咱们听不明白你说什么?”
“小林,我是想……”
文飞阳在关之林的耳朵边悄悄地说了一句话。
“啊?飞阳,这有些不可能吧?”
关之林不相信对方会答应文飞阳的要求。
文飞阳如果不是重生回来,他也不敢提出这样的条件,不过,既然有了重生的经历,就知道这些条件根本就微不足道。
几十年以后,在上海这个城市里,什么是最值钱的东西,现在,没有人比文飞阳更清楚了。
房子、土地,文飞阳的要求就是这四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