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莹电子书www.ibingtxt.cc

字:
关灯 护眼
冰莹电子书 > 1980,从写歌开始 > 第368章 这是工艺品

第368章 这是工艺品 (第2/2页)

“老马,我跟你去看一看怎么样?对方没有什么顾忌吧?”

文飞阳问马卫都,他明白这个行业里,有许多乱七八糟的规矩。

“没事,到了对方你不要说话,听我的就可以了,你想买什么就悄悄地告诉我,我给你去找对方说。”

洛阳不仅仅有会跳舞的火腿肠,还有从远古出来的青铜器,这是文飞阳没有想到的,伊川烟涧村是青铜器的制作中心。

文飞阳本来打算去拉赞助费的,现在,他好奇心大发之下,跟随着马卫都来到了洛阳的伊川县。

烟涧村位于伊川城南,距离县城大约是16公里。

一路上,马卫都悄悄地向文飞阳,介绍了烟涧村制作青铜器的历史。

烟涧村青铜铸造业是源远流长,据传说手工技艺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早在夏、商、周时期,这里就是青铜祭祀礼器的重要制作铸造地。

到了明清时期,烟涧村有的人家谱上,就出现了仿制青铜器的记载,不过,还没有形成规模,只以祖传手工艺在流传。

六十年代,有的村民在家里,秘密制作仿古青铜器,主要是4寸、6寸青铜镜,15公分左右的佛像。

村民之所以要做青铜器,是因为有人到村里收购老物件,可是的卷帘门没有。

不过,脑子灵活的人,由此得出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老物件有市场了,估计应该是比较值钱的那一种。

在金钱的巨大诱惑下,村民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家里面没有古董不怕,自己可以动手做这种仿古工艺品。

老百姓的想法非常简单,那就是干这个应该比种地的收入高。

到了80年代,制作仿古青铜器的村民,都发现这是一个发财的好生意,就悄悄地开始以家庭作坊的形式生产了。

其实,文飞阳不知道的是,这个时期烟涧村的老百姓,制作青铜器收入虽然比种地强,可真正的巨利被二道贩子拿走了。

文飞阳跟随着马卫都来到了烟涧村。

他从马卫都与对方的交谈中,明白了一个铜镜不到100块钱,佛像差不多要200块钱,最贵的就是青铜鼎了。

青铜鼎无论是大是小,都难不倒这里的能工巧匠,就算是天子驾六、马踏飞燕等名器,他们也都能够制作的是栩栩如生。

离开烟涧村以后,文飞阳在路上问马卫都。

“老马,你这玩意儿都准备多少钱卖出去?”

“飞阳,这要看来买的人是什么人,要是外国人的话,价格肯定会高一点,比如这铜镜,一面最少也要3000块钱。”

“老马,你就不怕老外看出来?”

“嘿嘿,飞阳,就算是他看出来了,我也不担心,因为,我自始至终不会说这是古董,只是说这是青铜器而已,可不说是什么时候生产的。”

文飞阳看着马卫都笑嘻嘻的样子,心里面就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这就是古董行业里的潜规则,所有交易的物品,没有人说明具体的年代,凭借的就是双方各自的知识、眼力。

有的人捡漏,有的人打眼,有的人是一夜暴富,有的人是倾家荡产。

文飞阳不会从事这个职业,他有重生的优势,知道许多的发财方法,犯不着在古董上斤斤计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