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莹电子书www.ibingtxt.cc

字:
关灯 护眼
冰莹电子书 > 1980,从写歌开始 > 第247章 特殊的地方

第247章 特殊的地方 (第1/2页)

罗永浩虽然说要请文飞阳、朱林他们两个人吃饭,可是,无论如何文飞阳也不会让他付钱的。

临别的时候,文飞阳拿出了2000块钱递给罗永浩。

“给你姐姐租个门面,这样打游击也不是个长久之计!”

罗永浩不好意思接这些钱,最后还是在朱林的劝说下,他方才同意了。

文飞阳回到京城以后,一个人闲着没事,就骑上自行车到中关村去转一转。

此次从外面回来,文飞阳的思想不知不觉中悄然发生了变化。

这些年来,他之所以把自己隐藏起来,就是知道社会大环境不合适,现在,各个方面都已经变得越来越宽松了。

虽然说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文飞阳想亲自站到前台搏一把。

京城虽然依旧有些保守,但在一个地方却是比较开放的,这就是文飞阳要去的中关村。

第一个在中关村创业的人陈从先,1980年,他豪气冲天地宣布:要亲自创办一家硅谷公司。

他定下一个“二不四自”原则:不要国家拨款、不占国家编制,自由组合、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万般无奈之下,他想出来一个曲线救国的计划。

陈从先凭借等离子体学会副理事长的身份,先搞了个服务部,由京城科协出批文、出经费,再去刻公章、开账户。

1980年10月23日,陈从先等人把单位一间废弃仓库收拾出来,成立了服务部。

这一天,被公认为中关村的“公司诞生日”。

1983年4月,陈从先的胆子再大了一点,创立了“华夏新技术开发研究所”及下辖的“华夏电器公司”。

彻底冲破了体制阻碍,成为了国内第一家“技工贸”企业。

与陈从先差不多同时“揭竿而起”的,还有一位标志人物:王洪得。

1983年8月,46岁的王洪得忍无可忍,怒创“京海”。

他从知青社借款1万,刚在银行开了户,就接到一个计算机房改造项目。

这个项目让京海大赚9万块,从此大订单接踵而来。

1984年5月16日,“四通”在四季青乡会议室宣告成立,乡里出资2万,由著名经济学家于广远担当名誉董事长。

1985年,四通MS-2400中英文打字机问世。

他们卯足劲开出八九千块的高价,都挡不住汹涌的订单,这一年,公司狂赚3000万,转年营收破亿。

1984,中关村的“拐点之年”。

跃上历史舞台的除了“两海两通”,还有大名鼎鼎的联想。

受到陈从先的创业事迹的鼓舞,柳传知也萌生了创业念头。

1984年10月17日,“联想”在一间尘土飞扬的传达室中成立,公司的全部家当,只有两三个长条凳、办公桌和20万开办费。

柳传知第一笔生意不是考虑计算机业务,而是想做当时最赚钱的倒爷。

据可靠消息,在某个单位手里,有一批彩电要出手。

这种紧俏货,一台到手就能净赚上千,结果最终被人骗走了14万,那是他150年的工资。

他没有任何办法,只好带着人在路边摆摊卖电子表、旱冰鞋、运动衫,好把窟窿堵上。

最后,还是中科院拯救了他。

中科院进口了500台IBM电脑,准备配给各科研院所。

柳传知得到消息后,把电脑的验收、培训、维护业务抢到了手,靠这笔业务他们挣到了70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